第一百四十六章(第2页)
抵达这个离开没多久的京城后,段岳被直接召入宫中。御书房里,圣人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注视着跪拜在地的段岳。
“段卿,平城的棉花,朕甚为满意。”圣人缓缓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试探,“不过,朕听闻你此次献上棉花,是直接越过了姜城主?”
段岳假装身形一僵,但面上不显,恭敬地回答道:“回圣人,姜城主事务繁忙,臣不敢打扰,故直接献上棉花,以表对朝廷的忠心。”
圣人挑眉,似笑非笑地说道:“哦?事务繁忙?段卿,可说你曾与她有分歧?”
段岳沉默片刻,随即低头说道:“陛下明鉴,姜城主确实才干非凡,但文臣武将总有想法上的不同。臣为平城将军,也是对外围边防比较擅长。”
圣人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但语气依旧平淡:“看来平城的事务,并不似表面那般和谐。段卿,你可有何建议?”
段岳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臣以为,平城乃边陲重镇,若城主与将领不和,恐生内乱。臣愿为朝廷分忧,但需陛下明断。”
圣人点了点头,并未立即表态,而是挥了挥手:“朕明白了。段卿一路奔波,先下去休息吧。”
段岳叩首谢恩,退出朝堂。
嘿,他就知道自己的演技更好了!
很多参与的人发现,这些土豆不仅产量高,而且耐寒耐旱,十分适合平城的气候条件。
清晨的露珠还挂在麦苗上,姜白已经蹲在田垄间忙活了半个时辰。她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检查昨日播下的麦种发芽情况。
“姜大人,您看这个!“佃户老张捧着几株嫩绿的幼苗跑来,“东头那块地的种子发芽了!“
姜白接过幼苗仔细端详,嘴角不自觉扬起:“比预计的早了两天。“她轻轻抚摸着叶片,“看来改良的浸种方法有效。”
“要我说啊,还是姜大人有本事。”老张搓着粗糙的手掌,“往年这时候,地里连根草都不爱长。”
姜白正要答话,田埂上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段琦一身便装,翻身下马时惊飞了几只田雀。
“校尉?”姜白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站起身,“你怎么来了?”
段琦没答话,径直走到她刚检查过的田垄前蹲下,捏起一撮土在指间捻了捻:“土质还是太干。”
姜白递过水囊:“已经比上月好多了。我们挖了三条引水渠,又从城里运来腐熟的粪肥”
“不够。”段琦想起段景的嘱咐上,他看见远处有些异样指着远处一片泛白的田地,“那边为什么没处理?”
老张缩了缩脖子:“回校尉,那是盐碱地,种啥都活不成”
“能改良。”姜白突然道,“我在药书上见过一种方法,用石膏粉中和土壤碱性。”
段琦挑眉:“石膏?”
“嗯,还要配合深耕和种植耐盐作物。”姜白眼睛亮了起来,“如果能成功,平城至少能多出三成耕地。”
段琦沉默片刻,突然解下腰间令牌扔给老张:“去库房领二十两银子,买最好的石膏。”
老张手忙脚乱地接住令牌,结结巴巴道:“可、可这令牌”
“怎么?“段琦对别人可没什么耐心,一个眼风扫过去,“不够?”
“够!够!“老张一溜烟跑了。
姜白望着老张远去的背影,忍不住轻笑出声,当初段琦对自己的态度看来真的收敛了好多:“校尉倒是大方。”
“与其让那些银子在库房生灰,不如换成粮食。而且咱们可有一大笔钱啊”段琦冲姜白眨眨眼。
姜白看着段琦那略带俏皮的眼神,就想起那一大笔钱,“看来我需要给小萝卜多做些好吃的才行。”
“还是给孩子置办点产业吧,拿人家一大笔钱,光负责吃喝好像有点不道德。”段琦装作大大的叹了口气。
姜白轻笑一声,他们做的确实不道德,那就到时候开饭馆首饰店,让以后小萝卜能财务自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