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意踌躇,山河表里天山路(中)(第2页)

 “高昌城的形制与哈密差不多,不过周围的小堡更多,大石先帝忽略了这一点,并没有分兵去攻打这些小堡,导致高昌城久攻不下,而小堡里的敌军又不时出来游击袭扰,还多半是在晚上,让其烦不胜烦”

 “而高昌城附近的小堡实际上相当于我国县城了,想要一下攻克也不容易,于是便只能旷日持久屯兵于高昌城下,到了冬季,战马缺乏草料日渐羸弱,骑兵们也是士气日厥,最后高昌回鹘人只出动了一万骑便将其击破”

 “现在想起来殊为可叹,故此,我部想经略这一带,必须吸取大石先帝的教训”

 “大汗,您还是没有提到如何破解敌人的投石机”

 律庆不置可否,而是看向哥普罗,“特勤,你对哈密了解多少?”

 “大汗指的是?”

 “主要是散布在乡下的人口,彼等族群、数量、粮产等”

 “哦,回鹘人迁徙到这里后,施行了与大辽差不多的规制,军队主要由以前的部族骑兵构成,同样是世袭的,原本也在天山南麓或者南面荒漠草原上游牧”

 “后来又让人大量种植上等牧草和苜蓿,渐渐减少了游牧,而是通过蓄养马匹的方式来供养军队”

 “久而久之,回鹘人逐渐与当地人融合了,大量生息繁衍后无法安置那么多军人,大部分变成了农户,据我爷爷所说,当时的高昌到哈密一带因为唐末战乱有大量汉人到来”

 “当时汉人、本地人几乎各占一半,回鹘人进入后又来了不少葛逻禄人、突骑施人、突厥人,但无论如何,依旧是以农耕为主的地方,哈密附近的三座军堡附近并没有种植粮田,全部是上等牧草和苜蓿”

 “只有在哈密城附近开辟了大量的水浇地”

 “我估计哈密附近的农户应该有两万户左右,十万人,每户大约十亩地,人种则是汉人、当地人、回鹘人、葛逻禄人等混杂而成,当中种植牧草的则有三千户,专门用来供养战马的”

 “那里同时又是饲养军马的场所,农户又是马户,当然了,除了马匹,牛羊骆驼也有一些,哈密如此,高昌附近同样如此”

 “到了焉耆又不同了,那里的草原众多,就无须专门划出农地种植牧草了”

 律庆点点头,心里暗叹,“他的话显然不错,此地先后有四个汉人高昌王国,人口除了他刚才说的,吐谷浑人、吐蕃人、党项人、西河走廊各方势力之人,数不胜数”

 “两万农户,就是二十万亩水浇地,每年可产粮四十万石,可供养至少两万大军,这里还是棉花、葡萄的产地,布料、美酒也不愁”

 “宗教呢?”

 “虽然以伊教为主,但摩尼教徒、佛教徒依旧还有不少,乡下的农户多半信仰佛教”

 律庆点点头,暗忖:“西域的彻底伊教化还要等到十四世纪东察合台汗国建立后,哈密此时还是佛教重镇,高昌一带也是伊教、佛教各半”

 便说道:“对于这些人,还是要以稳定为上,切莫任意肆扰,违者重惩!”

 又说道:“对于你刚才提到的问题,我现在可以回答你了,敢当,你也是黑曜都的老人了,为何不仔细观察?”

 “眼下距离上次之战并未过去多远,哈密人岂能在短时间内制作出大量的重型投石机,你看”

 说着他将望远镜递给石敢当。

 “我之前教过你等,投石机的射程看其投射臂的长度就大概知晓了,城上的投石机大多都是小型的,投射臂没有超过一丈的,而其为了增大威力,又将投斗开得很大,这样的话射程最远也不会超过五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