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雪弥漫毡德海,黑烟直上毡德城(中)

黄昏的大街上,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煤烟味驱散了咸海咸鱼的臭味,不过后者依旧不遑多让,还在挣扎着散发她独特的味道,于是城池里的味道让人闻起来十分怪异。

 风雪骤停,华灯初放。

 胡琴声,琵琶声,各族乐伎的歌声弥漫在大街小巷。

 以前,毡德城背靠偌大的钦察草原,便能利用动物油脂来制作蜡烛,这里还有一间颇大的蜡烛作坊,随着律庆的入主,利用灯笼将蜡烛装在里面照明的做法很快就在大街小巷流行起来。

 与东方相比,西域一带城池里的夜间还是十分热闹的,这里没有宵禁,原本城市居民还要听着大清真寺一座宣礼塔上经童的读经声入睡,时下自然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佛寺里的钟鼓声。

 一切都是潜移默化的,钟鼓声伴随着诵读佛经的声音,加上敲击木鱼的声响,毡德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说起这佛寺,还是律庆从临潢府的寺庙请来了一半僧人方能运转起来,可惜的是,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信仰伊教的,律庆的部属入驻后,大部分信仰的也是景教,加上逐渐露出水面的祆教徒,佛寺反而成了去人最少的地方。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对于伊教徒来说,景教徒与他们信仰的毕竟是一个大神,一个唯一的大神,不过是先知不同,教义不同罢了。

 而佛教对于他们来说,虽然佛祖只有一个,但又是菩萨,又是罗汉,又是金刚,形同多神教,实在难以苟同。

 风雪刚一停止,便从清真寺里走出来一个人,只见其约莫三十上下,穿着一身黑袍,里面露出了白领,头上同样裹着厚厚的黑色头巾,留着大胡子。

 马吉德,清真寺负责采买应酬之务者,以前,清真寺有大量信徒供奉,金币、柴米油盐都有人定期奉上,现在却不同了,虽然城内大部分人都是伊教徒,但随着信仰景教的律庆等人到来,除了少数几个大商家还对其供应,升斗小民显然不会了。

 于是,寺内自然也会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形,时常要出去采买。

 清真寺附近就有一个热闹的商业街,马吉德甫一走出寺院,便不由自主地缩紧了脖子,看看天色,只见上空依旧彤云密布,很显然,这场大雪只是一个开胃菜,入冬后连续几天的大雪天气马上又要来临。

 忍受着难闻的煤烟味,马吉德深一脚浅一脚地踏雪朝着依旧灯火通明的商业街走去。

 半晌,他来到了一间常去的杂货铺。

 店铺的主人叫拉赫曼,花拉子模大商户设在这里的分店之一,出自花拉子模、呼罗珊、陀拔思单的各种物品在这里都买得到,还包括有名的大米。

 见是马吉德,拉赫曼赶紧走了出来。

 “毛拉,你怎么亲自出来了,派人说一声,需要什么我就会送过去的”

 他说的自然是客套话,不过马吉德听了后还是十分好受。

 “有劳了,我这次来......”

 拉赫曼赶紧摆摆手,“毛拉好不容易来一趟,进屋坐坐吧,里面暖和许多,我们一边喝茶一边收拾您需要的东西,然后派人带着它们陪你一起回去就是了”

 马吉德能够孤身一人来到这里,显然以前就是关系极好的商家,也预料到了拉赫曼会这么做,便点了点头。

 两人在铁皮炉子旁坐下,拉赫曼泡了一杯西域一带盛产的藏红花茶,还在里面加了一些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