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狂风呼啸里海上,刀枪剑戟白城间(1)(第2页)

 里海沿岸礁石、岛屿不多,故此,只要让船只大致贴着海岸线航行即可,晚上也可以行船,无非是更为贴近海岸线罢了。

 船上有指南针、罗盘、测速绳、滴漏、沙漏,这些东西显然是律庆为他们带来的,有了它们的存在,船上的人,主要是懂得一些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的资深炮手(他们大多是黑曜都出身)便可以大致了解身在何处,到了哪里。

 而在以往,从未有人能在晚上在里海上行船,就连精通航海技术曾经抵达过这里的热那亚人、威尼斯人、希腊人都不敢这么干。

 但律庆的人显然敢这么干,这就是让军人为主的人控制船只的好处,行船如同打仗,胆气是首要的。

 时下每艘船配备了十名操帆手,二十名炮手,除了少数操帆手来自以前的阿拉尔港、穆国城港的花拉子模水手,大部分都是退伍军人,眼下的律庆显然没有多余的人力来组建什么海军,只能让退伍军人先上。

 所谓退伍军人,除了年级大一些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受了轻伤不能继续在军队里待下去的人,律庆的军队虽然几乎都是百战百胜,但总有伤亡的存在,迄今伤亡者加起来肯定超过了万人。

 故此,合适继续做事的至少五千人,其中一部分被分到了各地城堡担任衙役,会读书识字的还可以成为官员,剩余的则全部分到了船上。

 律庆还是使用了纵帆,原因也很简单,纵帆的操控十分简单,而且可以方便地调整对于风向的夹角,每艘船上有三根桅杆,三面大纵帆,虽然不如横帆、三角帆动力强劲,但在眼下这个世界依旧是独一档的存在了。

 顺风顺水,船速也颇快,时速能达到二十里,若是昼夜不停歇,每日便可行使上千里,理论上六日时间便可环绕一周,不过返回来时因为不顺风,速度就要慢上许多。

 为了避免这一点,中层甲板也设置了许多长桨,让随行的骑兵轮流来划动,除了催动船只,未尝没有让骑兵们锻炼臂力的想法。

 船上携带了大量的淡水和粮食、煤饼,自然也有铁皮炉子,故此,就算淡水变质了,也能烧开了饮用,这样短的航程也无须考虑补充维生素什么的,吃饱喝足即可。

 没几日船队便抵近了白城(马哈奇卡拉)附近海岸。

 狄云,郅支山三十六戍卒之一,追随耶律大石西进的敌烈部后裔,手里正端着一物向对岸眺望着。

 这就是律庆费尽心思都想得到的物品了。

 望远镜!

 不错,这正是望远镜,律庆让西域一带制作琉璃盏的匠人穷尽三年时间终于制作出了合格的玻璃,并率先用在了望远镜上,又花费了两年时间才磨制出了合适的镜片,最终做出了大约三倍的、不能伸缩、长达一尺、外形像一根铜管子的单筒望远镜!

 一共做出了十具,航行于咸海、里海的船队就分到了八具,而陆军只有两具!

 时下他们距离白城只有大约一里的距离,但在三倍单筒望远镜的加持下,岸上的情形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