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故关衰草在,离别自堪悲(10)(第3页)

 城内还有能够满足全体军民一年所需的粮草,城内大小水井上千口,也无缺水之虞,而外面的伏骞联军中真正的辽骑也就不到五千,余者都是纠集的宋军、羌人、吐谷浑人,不过是些乌合之众,假以时日,彼等也只有撤退一途。

 想是这么想,以前在与西夏人的战事中也是这么干的,并收到了效果,但兀毡毕竟年轻,终究有些忐忑,还是召集了会议。

 “哦?”

 兀毡端直了上身。

 “有人来了”

 兀毡心理一凛,论德钦这么说显然此人是刚刚突破伏骞联军的封锁抵达的,否则也不会在自己召集会议时突然说出来。

 转念一想又不对,“若真有人来了,论德钦大可以让其等待会议结束后再说,为何当众说出来?难道是伏骞的劝降使者?”

 便轻咳一声。

 “何人?”

 延续到此时的角厮罗部在大量汉人、羌人(上层人士多半也说汉话)的影响下像极了耶律大石时代的西辽国,或者说比西辽国更甚,汉化极深,否则堂堂一个几万帐的大部落为何后世消失无踪?

 单单用蒙古人的因素显然说不通,原因显然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部分角厮罗吐蕃人都融入汉人中了。

 “西夏国皇帝使者”

 兀毡一听大惊,随即便是大喜。

 “论德钦在这种场合将此话说出来,很显然,西夏人派来了援军,无非是先派使者前来通报,以坚我守城之心”

 便道:“还不请进来!”

 论德钦点点头,喊了一声:“有请大夏使者!”

 半晌,一人走进了大殿。

 来人扮成了角厮罗人模样,约莫三十多岁,不过在场的人显然有认识他的,顿时忍不住喊了起来。

 “系里!”

 原来此人叫西壁系里,实际上就是鲜卑系里,是当朝国丈、太傅西壁讹答之侄,曾长期作为使者往来角厮罗部。

 陇右、河西一带,南北朝时曾出现过多个鲜卑部落,比如秃发氏、沮渠氏、乞伏氏、慕容氏(吐谷浑一系),西夏国崛起后,依着李元昊的猜忌和警惕,自然不会让这样的姓氏出现,有些鲜卑人无可奈何之下便自称“鲜卑氏”。

 后来“鲜卑氏”也有些惹眼,干脆改成了“西壁氏”。

 李安全篡位上台后便纳太傅西壁讹答之女为妃,西壁氏顿时开始招摇过市了。

 当然了,西壁系里之前就曾以前任皇帝李纯佑使者身份出使过角厮罗部好几次,自然是轻车熟路。

 西壁系里看了看诸人,最后才向兀毡施了一礼。

 “大王,正好诸位都在,我国皇帝让我带来了他的旨意”

 一听只有“旨意”,而无半点援兵迹象,兀毡顿时极为失望,他显然是知道的,若非他身上留着西夏皇族的血脉,此人是不会大大咧咧说出“旨意”两字的,他的母亲是李安全的妹妹,算起来他还是李安全的表弟。

 在宝座上略为挣扎了一下,兀毡还是走了下来,然后向系里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