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巍巍贺兰山,滔滔黄河水(11)(第3页)
在己方部队撤退时,速不台自然还可以增兵,但骑兵通过浮桥实在太慢,还得小心翼翼,一个不慎就会连人带马跌入大河,而且对岸的地形也有些促狭,就算过去了也只能挤在一起,己方的优势人马完全施展不开。
于是便放弃了,他想着,忽鲁浑这厮多少也能带回来一些人马吧。
最后忽鲁浑确实是回来了,但只带回来十几人!
还是步行回来的,显然是舍弃了马匹,仓皇从浮桥上逃回来的!
当然了,也有不少沿着渡口南北骑马跑了,但那显然只是少数,也就是说,
不到半日时间,对面的金骑以劣势人马大败了忽鲁浑的三千精锐蒙古骑兵!
这在蒙古骑兵崛起后显然是一个罕见的存在,算起来也就是在乞颜部征
讨蔑儿乞惕部时出现过,但那时双方的人马差不多,蔑儿乞惕人又是极度悍不畏死,成吉思汗也没有后来那样的声望,这才遭逢败绩。
他哪里会想到如日中天的蒙古骑兵,还是人数极为占优的蒙古骑兵竟会惨败于一支小股金骑之手!
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完颜陈和尚击败蒙古骑兵后既没有拆毁浮桥,也没有立即退去,而是在对岸来回奔驰,马槊上还插着一个个兀良哈勇士的头颅,这若是被成吉思汗知晓了,他这位兀良哈千夫长也做到头了。
他就是因为既骁勇善战,又稳重大度才会被成吉思汗留在嘉宁军司镇守后方,发生了这样的事他在后者心目中的地位必定一落千丈。
何况那三千骑都是来自兀良哈部的精锐,竟然全数丧生于对岸,这叫他怎地不又急又恨?
到了后来,双方便在两岸对峙起来,速不台完全不能释怀,不顾对岸射程极远的箭枝还在渡口高处坐了起来,而那位年轻的金骑将领也丝毫不让,同样找了一处高地端坐起来。
速不台身后还有七千骑,见此情形自然也是须发怒张,但面对着波涛汹涌的黄河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全部默默地站在速不台后面。
半晌,完颜陈和尚带着骑兵离去了,同样没有对浮桥下手,似乎打定了来多少吃掉多少的注意,这让蒙古骑兵更加愤懑。
终究是被成吉思汗留任后方通统管全局的大将,当西边的太阳只在黄土高原上露出小半个脑袋时,少速不台终于平复了心情。
“回城!”
回到金肃军城后,速不台陷入了沉思。
最后他终于打定了主意。
之前,接到警报后他并没有立即通知成吉思汗,在他看来,以他一万岭东蒙古精骑的实力就算不能击败律效忠,也能将其重创,届时就算不能夺回浮桥,也能从容再架设一座。
但在得知丰州、东胜州的术赤败绩以及汉军万户王珣投降后便打消了这个主意。
他决定出其不意拿下偏关,然后从边墙附近突袭律效忠部,哪会想到竟在一个小小的偏关遭逢大败?
“你,立即前往兴庆府,如实向大汗禀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