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契丹隐东海,耶律不同心(上)(第2页)

 

“朕就不懂了,区区三千骑还难得到我大辽骁骑?”

 

“是,实际上,若不是有大量民户需要遮护,区区三千骑早就被律效忠击破了,因为在夜间就怕敌人实施调虎离山之计”

 

律庆似乎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们能一直跟到临潢府,估计却是包藏了祸心,也罢,就让律效忠等小心些,慢慢向西边靠拢,只要到了丰州附近,他们也就无可奈何了,不对......”

 

“区区一些民户,就让耶律留哥一直跟到了临潢府,其中必有蹊跷,对了,律效忠派来的那人呢?”

 

“他正在歇息,已经连续三个日夜没有合眼了,微臣也不忍让他拜见陛下陈述一切”

 

“已经歇息了多久了”

 

“差不多半个时辰了”

 

“差不多了,将他唤醒前来见朕”

 

半晌,一个睡眼惺忪的骑兵过来了。

 

“拜见陛下”

 

“打扰了,若不是朕确有要事相询,绝不会打扰你歇息的”

 

一个小兵听到皇帝这么说,岂有不感激涕零的,赶紧伏倒在地。

 

“陛下,我等能有今日,全靠陛下所赐,区区疲累无关紧要”

 
律庆点点头,“赐座”

 

萧罗汉搬来一个马扎让其坐下了,又给他端来了一杯奶茶。

 

“我问你,第一,你等抵达辽东西部后,可打听到了什么?”

 

“回禀陛下,接受辽西一些契丹、汉人民户后,却是听到了什么辽王的消息,不过当时也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返回时一路上不甚其扰,有一次便奋力追了一阵,虽然也有损伤,但也抓获了一人,那是一个自称是故渤海国遗民后裔,高句丽人,逼问之下便知晓了一些事情”

 

“等等,难道王珣等人投降蒙古人之前并不知晓耶律留哥的消息?”

 

“不知,当时耶律留哥只是隆安府的一名戍边千夫长,而王珣等人则是世代在辽西务农之人,并不相识,后来王珣等人投靠蒙古人后又被成吉思汗调到柔远、集宁、丰州驻守,而家眷并未一并迁来”

 

“于是耶律留哥的事他们也一无所知,不过,从那名高句丽俘虏嘴里还是得知了一些事情”

 

“速速说来”

 

“是。大辽国灭亡后,一部分人藏入大漠各部,一部分人则改为汉姓以汉人面目出现,这些人显然都会将汉话,也会种地,王珣就是如此”

 

“以前,东丹国还在之时,大唐留在辽东的汉人移民以及高句丽人、靺鞨人基本上都汉化了,还都是务农之人,总数也不少,计有二十万户之多”

 

“一部分人向东逃亡,自然不敢藏在辽东,只能继续向东逃亡,直到大海边上,不过彼等抵达那里时,除了游猎、捕鱼,也没忘了耕种、骑射,便在大海之滨的大山与长白山之间的平原上开荒种地”

 

“由于隔着长白山,又十分荒蛮,金人立国后并没有理会他们,于是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后他们的人口便快速增加到三万户左右,不过此时他们也没有自称契丹人,而是称为‘东海人’”

 

“金人立国后终于发现了他们,也不知他们的来头,便决定招安他们,于是他们的首领耶律留哥便成了世袭谋克,以千夫长的姿态世镇隆安府”

 

谋克,金人千夫长。

 

“蒙古人崛起后,金人对于黄龙府、隆安府、辽东的控制减弱,耶律留哥便暗自增加了自己的人手,自然是将族人中的青壮大半吸纳进来了,到了后来自称辽王时已有万骑之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