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风云竟成书屋

六、凡夫俗子(第2页)




    每当各种外来强横势力侵入时,除了明哲保身之外,还是想超脱了然,或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或迎合奉承,虚与委蛇,或不偏不倚,隔岸观火,或左顾右盼,谨小慎微,或不明事理,鼠目寸光,或逢场作戏,似是而非,或脚踏两船,左右逢源,或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或胆小如鼠,畏葸不前,或执迷不悟,麻木不仁。



    也许有人说周家泽人圆滑世故,其实是忠厚老实,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周家泽人朴质、勤劳,与人为善,但也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各家各户男耕女织,生活安逸,种田人也就心满意足。



    在落后的年代里,作为生活资料的第一要素就是田亩,田亩是生蛋的鸡子,一切生活费用都来自于此。



    周家泽人占有田亩,相对比较均衡,最多的一户人家也就是八九十亩田,最少的人家也有几亩田。



    至于一亩地都没有的则是外来落脚人。基于这种状况,说是要周家泽人能够主动出来革命,为穷苦人打天下,显然是不现实的。



    唯有读书人能明事理,不离乡土的种田人即使上了私塾,也识不了多少字,前朝后代书上的道理只能听他人口头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