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风云竟成书屋

一八五、於湾过年(第2页)




    吃好饭后,董凤兰不上厨房,就到书房里习字。孙来凤走进来,说道:“凤兰,你又写了一本,纸张快要被你写贵了。”董凤兰说:“来凤呀,你学习也蛮认真的。我跟你一起,已有一个半月了,还不晓得你家住在那个落头。”孙来凤说:“那就明日你到我家玩一下,就是不知先生肯不肯。”“这个我跟先生说,他会肯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嘛。”



    孙来凤忽然说道:“我跑回去,没人拦我,可你跟我一起跑,就怕遇到不测。”董凤兰说:“我坐船上你家,从后门上你的房间。”孙来凤说:“这么说,我叫我家田大嫂撑船过来,到这里带你。”“行啊。”



    董凤兰这次到孙大先家里串门,实际是奉命躲过敌人来徐家私塾搜查。李文宜事先安排孙家女佣田大嫂接送董凤兰。翌日上午,董凤兰上了船,田大嫂撑船悄悄的来,悄悄的去,她靠近芦苇处行船。到了孙家后码头,董凤兰拾级而上,孙来凤早已将二门虚掩。



    房间里还有一个女孩,名叫孙红儿,十五岁,跟孙来凤一直是儿时伙伴。只是她家是一般农民家庭,条件自然不能跟乡宦孙大先相比。孙红儿说:“来凤姐你上了书房,可我家妈妈说,丫头人家要读书做什么,就在家里把个针线做做。”董凤兰笑着说:“不远的将来,丫头跟小伙一个样,全上学校学习,对了,以后的读书地方不叫书房,叫学校,有的地方叫学堂。孙红儿,女人受人歧视,没有学文化的权利,你看你连个名字都没取。我给你取个名字,她叫来凤,你就叫孙来仪。”



    孙红儿拍着手说:“这么说,我有名字了。”孙来凤说:“凤兰呀,你给她写在纸上,以后她好让人叫她名字。”董凤兰便说道:“好的。你磨墨汁,我写。”孙来凤拿出砚台,磨了墨,董凤兰提起毛笔在纸上写了“孙来仪”三个字。她说:“红儿,等墨汁干了,把纸结起来放进你的衣袋里。”



    孙红儿忽然说道:“你俩梳的头好看,能不能给我梳一下头。”董凤兰笑着说:“她这个头梳起来不怎么吃工,因为头中间不分路子。来,我俩一起动手。”两人一阵侍弄,孙红儿的辫子编扎了起来,最后将她头顶上挑前部分头发的发针抽掉,再用头油轻轻地刮了几下,顿时油光可鉴。孙来凤说:“你拿起镜子自己照照。”孙红儿欢天喜地说:“是好看,原来梳头要用发针的呀,我家没有发针,用吃饭的筷子也行。”



    董凤兰拿起镜子照了照,说:“来凤,你给我把个夹子重夹一下,不怎么正。”孙来凤说:“我给你抹点头油。”孙来凤一阵侍弄,说道:“凤兰呀,你确实是个美女,我跟红儿的脸皮没有你嫩糙,怕的你保养的好。”董凤兰说:“唉,我这是生来的脸皮,还保养的呢。……唉,来凤,我问你,先生家的儿子跟女婿够是开店的呢?”孙来凤说:“我听我爸爸说,徐家有文化,不种田,搞经商,怕的是在外面开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