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铁血铸山河小苏打掺了水

第四十五章根据地发展不错




                听完情况汇报,刘福全沉默了好一会。



    虽然牺牲难免,就算是他们留下来,也避免不了。



    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牺牲,损失了30多人,真接受不了。



    当然,也有惊喜,白狗子走了之后,新兵排、工作队在村里的工作进展得很不错。



    伤员队里十几个战士,虽然伤养好了,但不适合留在部队,直接组建了工作队。



    这些队员也是老游击,对地方工作也不陌生,上手很快。



    淮河源周边20多个村子,新建了十几个基层组织,还有三支护村队。



    这些护村队三五十人不等,配备了几支长枪、短枪。



    最主要的是防止土匪的袭扰,农村现在最怕的是土匪祸害。



    利用农忙时节,护村队的青壮年,也会训练。



    再就是新兵排,目前已经有了80多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青壮年。



    指挥部放在了傅家庄,人口大概300多,距离县城不到20里。



    这是胡队长提的建议,相比较其他村庄,这里大了不少。



    再有,周边有一些田地,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要是土匪、保安团,不好说,红军,一定饿不着。



    刘福全下到了最基层,开始带着部队训练。



    队伍扩大了,必须加强训练,要不然没有战斗力。



    刘福全也没有想到,部队一下子扩展了这么快。



    特务大队虽然没有明确编制,但是只看现在的几个连,满编了。



    不过,总人数600多人的队伍,不到300老战士,剩下的大部分是新兵。



    老兵中,其实真正的红军战士不到一半,还大部分不到一年。



    两个主力连,每个连150多人,突击队120多人,新兵连180多人。



    再加上新成立的特战队,40多人,这就是特务大队目前的所有编制。



    刘福全没去新兵连,而是到了主力连。



    新兵连训练,已经有了基本框架,不需要做什么变动。



    但是主力连不一样了,不能再按照老套路去打。



    特别是山地、密林这种,要充分利用地形消灭敌人。



    暂时特务大队还不具备出山作战的实力,躲在山里不能只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