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林宇,你要自毁前程吗

“估计困难!”林宇摇头。

 “说说理由!”

 “岭东与桂溪公路不行,铁路可以说等于没有。唯一优势的西江航道,现在也经常堵船,除了大工业,谁走那里?

 而且,桂溪已经没有多少碳排放指标了,寅吃卯粮,现在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说不定会卡壳。”

 能涉及到碳排放的企业,又能是什么正经的企业。

 这种企业去了桂溪之后,想要好过必须讨好当地官方,不管是政绩贿赂还是金钱贿赂。

 反正都已经是深度捆绑,这些年过去,这些官员肯定“脱颖而出”,上了高位。

 现在要这些企业为新来的让路?

 想屁吃呢!

 腾笼换鸟计划,岭东大佬不喜欢桂溪这里,民间企业主也不喜欢这里,桂溪自己也没有多少人在岭东发财,带钱回去建设。

 桂溪官方也有人拖后腿……

 如果把几省竞争看作足球比赛,桂溪就是东大队,湘南就是巴西队,赣西就是阿根廷队,哪怕西面的四川队,估计也是德国队。

 真打起来,没有场外干扰,结果基本上已经定了。

 关于道路问题,林宇听外出的人说过,同样的路程,去桂溪的票价,那比去北面的两个省贵多了。

 说白了,人家有南北大动脉公路,铁路也极好,桂溪这边没有,肯定比不过。

 唯一的的好处就是航道,结果已经有了上限,不堪负重。

 还有一个好处是海运,可人家岭东的西面半岛平原,一样可以承接。

 再不行去琼岛,干嘛去你桂溪那里。

 陈虎皱眉,问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林宇道:“也不是没有办法,现在桂溪在苍梧老贺那里建设合作区,全部的希望都放在那里,这是不可取的,磁铁效应之下,企业最后还是会跑去湘南。”

 “那你说,我们哪里可以作为接收平台?”陈虎又问。

 “最好的办法是北部湾附近做基地,那里有极好的粘土,是陶瓷的原料,把河运清理一下,应该能搞一个百亿的瓷砖产业链。”

 “不错,那边有搞陶艺的传统,资源不缺!还有吗?”陈虎兴奋点点头。

 “随着版权意识越来越严格,像玩具鞋厂皮具这些产业估计会受到很大波及。特别是岭东五邑地区,思想老旧,动不动就查暂住证,执法也不算文明,估计会先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