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绝不屈服(第2页)
大象可不是战马,这是动物中的贵族,身子骨金贵得很,而且战马还可以有铁制面具甚至铜制面具保护脑袋,可大象因为鼻子太长脑袋太大在这方面就没法有效地提供面部护具,这箭头扎在脸上和鼻子上可是死命的疼。或许这些大象以前也被弓箭给伤害过,但它们显然没见过这么密集的箭雨。那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前面的宋军还在不要命地放箭,大象们一看这架势调转屁股转身就跑。
有带头的就不怕没有跟上来的,南汉的大象军团瞬间乱成了一锅粥。这大象一转身,庞大的身躯在高速运动中这么一转身让象背上的那些南汉大兵们全都摔了下来,在这之后他们的结局就惨了,只能是被大象给活活踩死。大象这么一顿乱跑,后面的南汉步兵们也跟着遭了殃,南汉的大象军团开始反噬南汉的步兵,只是片刻功夫他们就被撞翻踩倒一大片,后面的人为了保命也只能拼命地跑。
这个时候如果宋军还待在原地看好戏那可就真的成了傻子了,潘美当即下令全军出击掩杀过去。这些宋军可能这辈子还没打过这么容易的仗,地上躺倒一大片,他们过去只管抡起刀子就砍,这跟砍瓜切菜还有什么区别?结局还用说吗?这一战南汉军大败,史书的记载是——“承渥军大败,承渥仅以身免。”
十几万人都报销了,那守卫韶关的这些人还会抵抗吗?这显然不现实,宋军就此一举趁势拿下了韶关,而且还抓住了南汉韶关刺史辛延渥及南汉朝廷里的谏议大夫邹文远。这一次潘美没有杀他们,他让辛延渥回去给刘鋹带话,无非就是劝刘鋹赶紧投降。
韶关的失守让南汉朝廷震恐万分,这意味着广州就此一马平川再无险要可以拒敌。不过,刘鋹这时候显示出了足够的硬度,他拒绝投降,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步,他还想再拼一把,这一次他把自己的防御阵地选在了都城以北不远处的马迳。就在家门口,他要在这里跟宋军进行终极的决战。
于是,刘鋹在短时间内又拼凑起了一支六万人的军队,而带队的将军竟是一名上了年岁的宫女梁鸾真的养子,他的名字叫做郭崇岳。这里面的信息量可是真够大的,而这又还用说什么吗?大战在即,国家存亡之际,举国需要一个奔赴国难的将军之时竟然要由一名老宫女出面举荐她的养子,而且这人还得肩负起国家存亡的重任。
刘鋹可不管这些,现在唯一能用的人就是这个郭崇岳,不用他还用谁?他任命郭崇岳为招讨使,另外还给他配了一员大将植廷晓,由他们领着六万人前去抵御宋军。这个植廷晓早年也是南汉的一员名将,可后来见刘鋹如此不着调也就辞官回家了,但这时候他再次被刘鋹想了起来,可问题就在于他让郭崇岳做了一把手,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反而被摁在了第二把交椅上。
说来也是悲哀,绝大多数的人不论在任何时候——哪怕是快要山穷水尽之时心中所想到的那个帮手都是自己信得过的人,而非有真本事但却不愿意附会自己的人。在这种事情上,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也无论是官宦贵人还是普通平民概莫如此。
郭崇岳到了马迳巡视了一番地形之后做了一个决定,他命人在沟壕和堡垒之间再立一道栅栏用以阻挡宋军的冲击,可笑的是,这栅栏竟然是以木头为桩但却以竹片为栏的栅栏,这样的栅栏究竟是用来挡人的还是用来圈小鸡的?一头稍壮的小猪估计也能突破这样的栅栏防线吧?不管怎样,反正这道栅栏就这么立起来了,然后郭崇岳就躲进他的堡垒里面等着潘美杀过来。还没完,他还在自己的屋子里摆了一个香案,然后放几尊菩萨上去,而他则整日开始焚香祈拜,至于他嘴里念叨的是啥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