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泰山压顶(第2页)

 正月出发,而现在马上就五月了,潘美率领的攻城大军已经在太原城下攻击了数月之久却毫无战果。换了是别的皇帝或统帅这个时候多半是暴怒不已甚至是要杀人立威以提振士气,可赵光义却不是这样,他对前线将士这几个月来的表现没有半点的埋怨。在接见前线的主要将领时他对这些人只有和颜悦色的勉励和慰问,一个字的粗口和脏话都没有。难道赵光义真的是心脏很大一点也不着急吗?非也!

 这就如同足球场上一支超级强队与一支鱼腩球队进行的一场单场定胜负的淘汰赛,在围着鱼腩的球门进行了将近九十分钟的狂轰滥炸之后,本来毫无悬念的较量非但没有打穿对手反而在常规比赛时间即将结束的时候都还是一球未进,这事搁在强队主教练或者老板的身上他能不急吗?但着急有用吗?向来注重风度的太宗陛下不过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激励和提升士气而已。

 皇帝陛下亲临一线慰问正在全力攻城的将士,这让宋军一时间军心大振,但也有人担心赵光义的安全劝他不要以身犯险,可赵光义的回答是:“将士们正在浴血奋战,朕怎可忍心坐而视之?”

 老大说了这样贴心和感动的话,宋军将士的士气由此更加高涨,太原城开始承受几个月来最为猛烈的攻击,而且赵光义把他带来的十万禁军也派上了战场。至此,几十万的宋军开始围着小小的太原城交替全力猛攻。

 宋军这种攻击的猛烈和惨烈程度单从一个事实上就能看出:宋军此时单单是配备了弓箭的士兵就达到了数十万,在每次开始发起大规模攻击之前,他们密密麻麻地列阵于城下蹲甲交射,太原城的城墙上刹那间就集满了宋军的箭矢,史称太原城头上的箭“矢集如猬”。这场面有多震撼从配备给宋军士兵的箭矢数量上就能可见一斑,每次发起攻击前宋军得到的箭矢数量是几百万支,也就是说这几十万弓箭手每个人的箭囊里至少有十支箭,而且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必须将这些箭以最快的速度射完,务必要让北汉人根本不敢把头抬起来。对于北汉的守军来说,这场面何止是箭如雨下,这简直就是比暴风雨还要狂暴无数倍的暴风箭,这就是现代战争里的地毯式轰炸。

 待到箭矢射尽,这些士兵扔掉手中的弓,然后操起大刀或是推着各种攻城的器械呐喊着冲向了太原的城墙。

 在太原城西,这个由猛将曹翰负责的地界上,亲赴前线督战的赵光义亲眼目睹了宋军将士英勇攻城的场面:宋军的一个军校一马当先率先爬上了城墙,随即他举刀接连将好几个向他冲来的北汉士兵砍翻在地。激战中,这位勇士双腿中箭并且还被北汉人的手炮给击中了面部,他的牙齿也被打掉了两颗,口中顿时鲜血直流,但他仍然带领手下士兵在城头上与蜂拥而至的北汉人拼死力战。

 眼见这些勇士深陷敌军的围攻并恐有集体陨没于城上的危险,城下观战的赵光义立即下令鸣金收兵并派人掩护这些人撤退。随后,他将那位在城头上英勇杀敌且身受重伤的军校召至身前大加赞赏,然后他亲手赏赐给这个人一袭锦袍和一条银带以示嘉奖。

 这个勇士是谁?他就是那位十年前在太原城下奋勇杀敌而被宋太祖赵匡胤特招为“御马直”并且还曾经将杨业打得大败而逃的超级猛男、五代名将荆罕儒的从孙——荆嗣。当年的少年英雄现在已经是一个步入而立之年的军校,但其勇猛善战却丝毫不输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