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一意孤行(第2页)

 赵恒在惩处石待问的时候说过,下面的官员可以指责他,而他都会不予计较,这并非是他在往自己脸上贴金,而是事实。作为皇帝尤其是宋朝的皇帝,你就必须得脸皮够厚,要不然迟早积郁成疾甚至英年早逝,因为这宋朝的官儿可是比明朝的官儿还要敢说话,反正说了也不会挨板子却同样可以青史留名。

 相比石待问在一阵马屁和阿谀奉承之声中给赵恒泼的这一盆冷水,下面这个人的行为可谓是在拿鞭子抽打赵恒,但赵恒确实做到了如他所说的不会因言己而加罪于言事者,此人正是龙图阁待制孙奭(shi)。

 早在天书事件刚刚发生时,孙奭就曾经当面顶过赵恒。当时面对赵恒于光天化日之下喜形于色地睁眼说鬼话,他对赵恒说道:“陛下,请恕臣愚钝,我之前实在是不知道也没听说过这老天爷竟然会说话,而且还会写字!”

 赵恒心里不悦但脸上还是得笑着,而且他也知道这人敢说这种话足以证明此人是一个正臣,而他无疑也不是一个昏君。孙奭这话尽管不是他想听的,但这反而让他对孙奭多了几分敬重。

 不过,所谓人微言轻,孙奭作为一个小小的龙图阁待制根本无法左右国家的大政方针,赵恒想做的事情他根本阻止不了,诸如封禅泰山,诸如修建玉清昭应宫。可是,在得知赵恒即将兴师动众地去山西汾阴祭地之后,孙奭再次爆发了!

 他紧急上疏陈列十条反对赵恒西行祭地的理由,言辞真切地指出赵恒不应该在这个国家大兴土木且相继遭遇旱涝灾害的时期又劳师动众地远赴汾阴祭地,而是应该侧身修德以答天谴,如果赵恒一意孤行非要去祭祀汾阴,不但百姓民不聊生,而且就连天地神灵也不会有半点高兴。他还指出,汉武帝和唐玄宗有那么多优点你赵恒不去学,人家不好的地方你倒是全都要跟着玩一遍,你知不知道这两人最后把好好的一个国家都带到哪里去了?

 孙奭最后请求面见赵恒,他要当面把话跟赵恒说清楚。可能是觉得自己到时候会面子上挂不住,赵恒对此予以了拒绝,他只是命太监传话给孙奭希望他能把想说的话全部写下来。

 孙奭照办,这一次他的上疏内容就显得直白多了,甚至是极为的辛辣和粗暴:“陛下,你如果去了汾阴,那京师的民众指不定会怎么在背后议论你,而江淮地区的百姓为了供应你沿途的消耗更是会加重负担,再加上你现在又在大兴土木工程,这运往京城的各路物资必会让人垂涎继而引起盗匪丛生。另外,你也别忘了辽国,你就真的对他们那么放心吗?黄巢以饥民起事,陈胜因徭役反秦,杨广去了江南从而给了李渊举兵的机会,石重贵不悉边事瞎折腾导致耶律德光入踞开封,这些你难道忘了吗?你现在听信奸佞小人的谗言要去汾阴祭地,你舍弃京师又不恤百姓眼下正遭受的艰难,你不忧边患,还要跑去正在遭受饥荒之地去参拜早已荒废多年的祠堂,你就不担心黄巢和陈胜再生?你就不担心开封的周边再冒出一个李渊来?就不担心辽国会趁机入寇?你看看你身边的奸佞之臣都干了什么?当初先帝本来就准备去封禅泰山,可因为旱灾就停罢了此事,如今这些人反而因此而说你封禅泰山是继承了先帝的遗志。可是,陛下,先帝的遗志是什么你真的不知道吗?是收复燕云以及扫平党项李继迁,先帝让你承继大统就是要让你完成他未竟之事业,可你身边的那帮人是怎么辅佐你的?以重金求和辽国,对党项许以重利继而姑息养贼。主忧臣辱在他们这里成了一句空谈,欺下罔上成了他们的日常,编造所谓的祥瑞整天装神弄鬼,刚刚封禅了泰山又怂恿你去祭祀汾阴,干着祸国殃民的事却将其美化为天大的功绩。太祖太宗辛苦打下的基业却被这些人肆意糟蹋,臣每想及于此无不长叹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