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折戟沉沙(第2页)
公元1014年,耶律隆绪抖擞精神再次向高丽的国王王询投去了诡魅的一瞥。他命辽国上京副留守耶律资忠前去向王询索要高丽在鸭绿江边所筑的六座城池,也就是上次攻打高丽时向辽国投降但随后却降而复叛的那六城。耶律隆绪的意思就是你王询既然不愿意亲自前来认错,那就用割地来表示你的歉意,可让他感到震惊的是,王询不但不答应割地,而且还把耶律资忠直接就给扣留了起来。
此事一出,辽国朝野一片震惊和哗然:这高丽人是要疯还是咋的?他们竟然敢扣留我大辽的使臣!
耶律隆绪也是勃然大怒,他旋即命令国舅萧敌烈、辽国东京留守耶律团石等人以此为由率兵再次出兵讨伐高丽。辽军先是在鸭绿江上造好了浮桥,然后身为大军先锋主将的萧敌烈就率军一头冲进了高丽境内。辽军上下皆以为此去必能势如破竹打得高丽人抱头鼠窜,可事实却是高丽军队在通州集结重兵把轻易冒进的萧敌烈给打得抱头鼠窜,而且高丽军队还直接把辽军给赶回到了鸭绿江对岸。
经此一败,萧敌烈是切身地领教了一番高丽人的厉害,他也开始命人在边境筑城,辽军一口气就在边境线上修筑了保州、宣义和定远等数座城池以存储军械粮草。换句话说,有了这些城池和军需物资,辽军下次出兵根本无需担心后勤辎重的问题,他们可以随时发重兵杀入高丽境内。
高丽人一看这事也瞬间就急眼了,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于是,高丽人极其勇敢地杀过江来准备把辽国人修好的这些城池给抢过来,实在不行也要将其变成一片废墟。
我们在这里真的要再次感叹高丽人的勇敢和血性,我甚至想说这或许正是高丽这样的小国之所以能够与辽国以及后来的金国长期并立的原因之所在,如若都是一群贪生怕死之辈,那高丽或许也就早已不复存在,而后来的朝鲜也更是无从说起。当然,高丽人这次显然是没能如愿以偿,想从辽国人的嘴里硬生生地抢食吃其结果最后只能是鼻青脸肿而回。在被辽军给成功击退后,双方就此隔着鸭绿江开始对峙。
见前方战事不利,耶律隆绪于次年的1015年4月将萧敌烈召回了国,他必须得重新选派将领去对付高丽,可他心中最理想的人选此时并不在他的身边,而是正在帝国的西部边陲负责平息叛乱的辽国北院枢密使耶律世良。没办法,耶律隆绪这些年几乎年年都在跟周边的异族打生打死,这倒不是他有意要穷兵黩武,除了高丽是他主动去打的人家,其余的这些都是他被迫应战,这里面也包括了契丹本部的部落叛乱。
等到耶律世良平定了边疆的叛乱回到朝中后,还没等他歇歇脚,耶律隆绪就让这位此时辽国最能打的将军——同时也是辽国的第一重臣前去征讨高丽,而且是马上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