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百尺竿头(第3页)


 王曾等人这就胜利了?非也!女人一旦固执起来,尤其是拥有如此权力的女人一旦固执起来就没那么好收场。


 这天的朝会结束后,王曾刚回到政事堂就收到了赵祯的一道手谕:朕意已决,正旦节这天先给皇太后贺寿,然后再接受百官的新年朝贺!


 王曾和吕夷简看到这份手谕后彻底傻眼了,跟刘娥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打交道注定了要被欺负。可是,试想一下,这真的就是赵祯的意思吗?在大臣们反对,皇太后也不同意的情况下,赵祯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竟然还如此“独断专行”,这分明就是一个强势天子才会做出的举动,可事实上呢?他此时都还没亲政呢!


 此事还用多说吗?真相就是:这天的朝会结束后,怒气冲天的刘娥回到后宫后就拿起笔当了一回皇帝啊!


 正旦节这一天,赵祯所做的第一件正事便是当着所有朝臣以及辽国等各地番邦使节的面向刘娥贺寿。这个事看起来不大,可它的性质和影响以及时机都非同寻常,而且这个过程当中的种种礼节可以说是让宋朝皇帝的威严大打折扣:在礼仪官的高声呼唱下,赵祯不着龙袍不戴皇冠,他像个平民子弟一样身着素服向刘娥跪地拜寿,然后他再又向刘娥献酒并再次屈身跪拜。


 堂堂天子就这样在这种隆重庄严且百官齐聚的场合里一跪再跪,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天并不是刘娥的生日,而是刘娥借用了本来是向皇帝朝贺新年的排场来为她贺寿。在赵祯拜贺完毕之后,朝臣们也按照官职大小逐一向刘娥拜寿,他们不但要单独拜贺,最后还要集体朝拜,总之这一天宋朝的这帮大臣们是没少向刘娥下跪磕头。


 刘娥的这个排场已经是标准的天子待遇了,可是这一天没有一个朝臣主动跳出来申请当一回维护大宋纲常的烈士。在做完这一切之后,被刘娥好好折磨了一通的群臣这才到天安殿去向已经换上帝王衣冠的赵祯恭贺正旦。


 天大地大,皇帝老二,我刘娥才是老大。如此所为,刘娥居心何在也就不言自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