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秋收大会,预设伏兵(第2页)

 想到此处,刘备又激动了起来:“可……我又如何识得徐元直?” 

 “孩儿记得好像是其自荐于父亲。” 

 “你可知元直先生现在何处?这回我不等他自荐,我要先去寻他。” 

 “这个……孩儿不知。孩儿只知道,元直先生乃颖川人士,行侠仗义杀了恶绅,化名单福,不知现在在不在新野。” 

 “颖川……”刘备微微蹙眉,那是曹操的地盘。 

 难怪其母会被曹操所夺。 

 这该如何去寻? 

 口中不断喃喃自语:“他要是家在新野便好了,我必亲去拜访啊……” 

 而就在这时,刘禅忽然又想到了一个人。 

 准确的说,刘禅之前就想到了他,只是一直没机会说。 

 “对了,父亲,我倒想到个个厉害的人,父亲可趁早将他寻来,若得此人,我炎汉必不至亡也!孩儿没记错的话,此人正在新野!” 

 “此人是谁?” 

 “姓邓名范,又或是姓邓名艾,据孩儿所知,其不过十岁上下,乃一放牛娃也!” 

 “哦,这孩儿莫非日后为我炎汉肱股栋梁?” 

 “不,他偷渡阴平,奇袭成都,乃灭我炎汉之贼将魁首也!” 

 “这……” 

 刘备一时哑住,他着实没想到,前世灭我炎汉之人今生就在自己的地盘之上。 

 刘禅继续道:“我听闻,邓艾其原是新野人士,因母亲生病,未随大队去往夏口。 

 后新野被曹魏所得。 

 他成年后成为曹魏的军卒,凭借军功,一步一步熬成了三军主将。” 

 “原来如此!” 

 刘备抚髯思索。 

 换作旁人,一般都是将其尽早除之,以绝后患。 

 但刘备却觉得,现在人家只是个孩童,放牛养家,无罪无过,若贸然将其斩杀,吾之暴虐与董卓曹操何异? 

 不如收为己用,既不至于成为炎汉之敌,又有可能培养成炎汉良将,岂不两全? 

 刘备便按阿斗所言,命各里里长寻名叫“邓范”的放牛娃。 

 可没等找到邓范,刘表又派使者来了。 

 使者乃刘琦。 

 他虽为刘表之子,但向来与刘备亲近。 

 他很清楚,你死我活的夺嫡之争中,刘琮有蔡氏蒯氏等家族支持,他无大士族支持,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刘备。 

 他见刘备,拱手一礼: 

 “叔父,过些时日便是秋收大会了,此会往年皆由父亲主持,今年父亲染病,我与琮弟资望不够,烦请叔父入襄阳主持大局!” 

 “这个……” 

 刘备并不想去,因为他已从阿斗口中得知,此去蔡瑁必再行加害,导致自己跃马檀溪,狼狈出逃。 

 他思索片刻,便反问刘琦:“使我去主持秋收大会,可是蔡瑁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