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亲去邓庄,收留邓艾(第3页)

 乡野贫妇,难得出头。 

 一听玄德公愿意培养儿子,那妇人赶紧躬身下拜,千恩万谢。 

 “艾儿,还不谢过将军。” 

 “孩……孩儿……谢……” 

 “哎,免了。” 

 邓艾还是跪地磕头,命运开始发生彻底改变。 

 至于另外一个,花了两个时辰画了一个草图归来,简雍看来,与邓艾之图相差甚远。 

 便给了那邓范那一袋钱,也让他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刘备给邓艾换了衣裳,命其跟着简雍学习,等到十六岁,再入赵云营中历练。 

 回营途中,刘备心中感慨:如此,炎汉便不至于毁于邓艾之手。 

 可没有孔明,这国家建都未必建得起来,又谈何被毁? 

 孔明到底人在何处啊? 

 那徐元直,又何时来投我? 

 刘备心中为此烦闷。 

 回至新野,城门口傅士仁相接,刘备看到了他,又想到了阿斗口中被阻断退路的关羽。 

 心中暗道:士仁兄弟乃落魄士族子弟,随我多年,虽无二弟三弟之勇,却一直忠诚果敢,不惧生死。 

 为何会投靠东吴,背刺二弟? 

 没理由啊! 

 有心找机会革了傅士仁的官职,从此弃用。 

 却见关羽和孙乾从城中走出,二人从傅士仁旁边走过,傅士仁见二人,先拱手道:“二将军,孙先生。” 

 孙乾回礼:“哦,傅将军。” 

 关羽则昂首挺胸,阔步从他面前走过,理都没有理会,只看着刘备,遥遥一抱拳:“大哥!” 

 傅士仁有些局促,尴尬的摇摇头,也跟着走过来。 

 刘备明白了。 

 云长此番态度,难怪于荆州不得人心。 

 傅士仁固然要防,可二弟这般傲慢的性格,换作旁人也难与之相处啊! 

 刘备走上前,当即表达了自己态度: 

 “二弟,士仁兄弟刚才与你招呼,为何置之不理!?” 

 “哦?” 

 关羽有些纳闷,他从来都是这般高傲,大哥也未曾说过他,怎么今天竟为了个傅士仁而问责于他? 

 “大哥,我……我方才只见大哥,未见傅将军。” 

 关羽捋着须髯,随便敷衍了一句解释。 

 刘备呢? 

 也没有责备关羽。 

 而当着关羽的面,朝傅士仁拱手一拜。 

 “吾二弟今日偶疏怠慢士仁兄弟,我在此代他向将军致歉。” 

 傅士仁惊恐拜回:“哎呀,主公,这……这我未放在心上,主公不必如此,主公万万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