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诸葛亮的应对之策(第2页)

 张机为诸葛亮诊脉瞧病,未发现什么异常。 

 又闻其半夜惊起,便问诸葛亮:“公子最近可有心事?” 

 诸葛亮凝重点头。 

 “可否一问,是何心事?” 

 诸葛亮看着张机:“乃荆州百姓生死存亡之事。” 

 “哦?此话怎讲?” 

 诸葛亮便将徐州之事说与张机。 

 “曹操南下,徐州之殇,荆州恐难逃也!无力救荆州之民于水火,故而心忧。” 

 张机叹了一口气:“曹操屠城之名在下已有耳闻,然天命难违,不如顺天应时。你还应该知道,曹操除了屠城,还广发求贤令,贤侄有卧龙才名,若得举荐,必能于朝中谋取一官半职。” 

 诸葛亮点点头,他知道,当今荆州,和张机一般想法之人不在少数。 

 而以现在自己的身份,很难将其说服。 

 索性不说。 

 但自己说不动,他知道有人能说动。 

 回到草庐,小童告诉他:“前几天,那个刘皇叔又来了,我说二公子寻医看病去了。” 

 他点点头,没说什么。 

 但眼中闪过的那一丝光华,却被黄月英看在眼里。 

 黄月英冰雪聪明,问他:“可有想过辅佐刘皇叔?” 

 诸葛亮摇摇头:“现在不是时候。” 

 黄月英不懂:“不是时候?” 

 “嗯!” 

 诸葛亮抬起头,很认真的看着她:“明日,可陪我入探望岳父?” 

 黄月英笑了笑,又问:“怎么突然间有此想法?” 

 “你可知,这些日子我为何心事重重?” 

 “曹操今定北方,必然南下,当年徐州之事便要在荆州重演,故而心有忧虑?” 

 “正是。” 

 黄月英猜测道:“所以,你想通知父亲,尽早离开荆州避难?” 

 诸葛亮摇摇头,很严肃的说道:“不,能救荆州万千黎民百姓者,非岳父不可!” 

 “这……”黄月英尽管还不明白诸葛亮到底什么用意,但她还是点点头。 

 她明白,丈夫的选择,一定不会有错。 

 诸葛亮虽年纪轻轻便身负绝世之才,但能尽知其才者毕竟少数。 

 但黄承彦绝对是一个。 

 他自诩为活了半世,世间万事万物看了个八九不离十,但自从和女婿畅谈一次后,他才明白,自己的见识和眼界和这个比自己年轻二十余岁的女婿相比,就好像是个顽童。 

 水镜先生说的没错!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贤婿之才,可擎寰宇。 

 所以,当诸葛亮说出荆州恐有屠城之危时,黄承彦也立刻就紧张起来。 

 而当诸葛亮从岳父口中得知蔡瑁被刘表贬出江陵这件事,他却惊喜得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