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崔钧指天路,孔明入许都(第2页)

 崔州平不急不怒,轻轻一笑:“刘皇叔有此担当,令人佩服!然桓灵帝之末,买官卖官之风盛行,朝堂腐朽不堪,皇帝尚不知珍惜祖宗基业,为了享乐,几称金银便将手中权力卖与那等贪婪无德之人。使得忠良之士难有晋升之路,奸佞之徒却充斥朝堂之间。如此,天下焉能不乱?要我说,汉室之根基已然被蛀蚀殆尽,单凭一人之力万不能修复如初!” 

 原来,在崔州平的眼中,最恨之事便是卖官鬻爵之事。 

 其父崔烈就曾因买官被人所瞧不起,问其办法,其揶揄其父“论者嫌其铜臭”,说白了就是你活该。 

 崔烈大怒,举杖责之,他则落荒而逃。 

 崔烈大骂其不孝,崔钧却边跑边喊:“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崔钧本为孝子,那天却差点给崔烈气死当场,足见其对卖官鬻爵的态度。 

 刘备本来并不认可汉室气数已尽的观点,但对于抵制朝堂卖官的态度却是相当赞同的。 

 回想当年黄巾军为祸天下,他响应皇命,募集乡勇,保卫涿郡,解救青州,营救董卓,射伤张宝,计夺宛城,射杀孙仲…… 

 黄巾既灭,刘备立战功无数,可以说,每个功劳都他和兄弟们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换到高祖世祖时代,封爵拜将那不是基本操作? 

 然而真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刘备懵了。 

 只见无数浑水摸鱼的无能之辈依靠买官站在了他的头上,对其颐指气使。 

 而他刘备身兼无数功勋,最终只得一小小的安喜县令。 

 然而,就是这安喜县令也当的不安生,一个督邮吃拿卡要,就能轻而易举的断送了他的仕途。 

 在把安喜县印挂在督邮头上,与二弟三弟策马扬鞭而去之时,刘备眼中飘洒着泪花,心中未尝不痛心疾首。 

 崔钧说的不错。 

 皇帝自己的江山自己都不上心,旁人拼了命的想扶,又怎能扶得起? 

 刘备痛心含泪道:“依先生所言,莫非我大汉真无药可救也?” 

 崔钧捏着须髯,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刘备:“除非有天选之人,胸怀大志,破而后立,如光武之再造中兴,方可救大汉于倾覆,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