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李严其人(第3页)

 保存现有根基与元气才是当下之重。 

 没想到,诸葛亮竟要玩真的。 

 “丞相,当真要北伐?” 

 诸葛亮察觉了李严的迟疑,他放下卷犊:“莫非正方忘了当初你我之誓言?” 

 李严解释道:“那日之誓,李严未敢有一日忘却。然今益州方得安宁,民心初定,根基尚浅,此时挥师北伐,是不是……为时尚早?” 

 “正方兄所言有理。” 

 诸葛亮颔首,却语重心长道:“然今曹魏势大,盘踞九州之地,我等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早晚必将亡国。 

 若兴师北伐,断陇道之要,纵一时难以攻克长安,亦可据守陇右诸郡。 

 守着养马之地与通商之径与敌持久,方不惧焉。 

 待曹魏有变,再联东吴共同北伐,方有复兴汉室之机啊!” 

 李严当时并没说什么。 

 但诸葛亮敏锐的发现,他不再有原先那么积极了。 

 他适时的抽身,不再主动参与诸葛亮关于北伐的政事。 

 诸葛亮也没说什么,继续操持北伐大计。 

 他总揽全局,又事必躬亲! 

 李严似乎有要被边缘化的趋势。 

 但诸葛亮并不是那样想,他只希望李严能够想明白,然后再回来。 

 两人推心置腹的谈一次,再和衷共济,重振汉祚。 

 可就在那一日,他说出了一句大出意料的话: 

 “丞相功高盖世,当加九锡,开府仪同三司,总揽朝政!” 

 诸葛亮转过头,震惊的看着他。 

 他神色淡定,面无表情。 

 诸葛亮明白了。 

 他定是以为自己挥师北伐,是想再立旷世奇功,以便更进一步。 

 既如此,莫不如直接劝你加九锡,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放弃北伐了? 

 诸葛亮长叹一口气,回了这样一番话: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