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孙权权衡利弊,鲁肃终保联盟(第2页)

 “当然不是!然……” 

 孔融负手卓然而立,直视孙权,朗声道:“天下共主,唯当今圣上。今奸佞擅权,朝堂倾危,摇摇欲坠。 

 主公既承江东之业,当怀汉家之志,兴正义之师,翦除曹贼,方为明主所为 。 

 若主公与曹贼沆瀣一气,上则有负汉室列祖列宗之灵,下则愧对江东万千黎庶。如此,吾又安能以君为主?” 

 这番话,即便有很多人心里这样想,但没一个人敢当着主公的面这么说出来。 

 但偏偏孔融就敢! 

 而且说得理直气壮,毫无忌惮。 

 偏偏又与正统思想无半点相悖。 

 孙权真有种寒心的感觉。 

 “文举先生啊……” 

 遂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孙权却不知,孔融实则也以其为贤主,故而剖心沥血,义正言辞相谏。 

 不然,似对曹操那般,诸事不与论争。 

 凡君举措皆高唱反调,冷嘲热讽,阴阳怪气,此境方为至苦。 

 孙权在孔融这里没获得想要的答案,只得回头又去问张昭。 

 张昭的态度很明确: 

 “主公啊,看到没有,曹操不仅有招降之心,而且态度极为诚恳。 

 此时主公若改旗易帜,坚决表达拥护曹公之意,联姻之后,再将幼子主动送到许都为质,到时天下大定,您是首屈一指的大功臣,必封侯列爵,永世享荣。” 

 此前之言,孙权闻之觉得尚可接纳。 

 然及论及遣质子予曹操为质一事,顿觉心中厌憎,恶感丛生 。 

 “倘若其平定天下后,曹操蓄谋害我,又当如何?” 

 张昭呵呵一笑:“天下既定,曹公所患唯心怀异志者耳。主公若于这等关键之时,诚心归附曹公,且主动遣幼子入许都为质,足彰绝无争雄之心。曹公为塞天下悠悠之口,安能不以厚礼相待? 

 若错失此良机,待曹公平定刘备之后再行归附,彼时,主公手中可恃之筹码,恐远不及当下,望主公明察。” 

 其实,张昭的话也有一定道理。 

 但他忽略了一点。 

 就算曹操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还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