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吴县防卫失败,孙权二气周公瑾

太史慈将残军留下了一大半给曲阿,自己仅带二百人护送孙绍一家撤离。

 他自己领路,命部将戈定断后,以防程普大军越过曲阿的防线,攻将过来,好及时报信。

 但并没有。

 行军途中未见半个敌军兵卒袭来。

 太史慈率残军再入山越境地,行了两日两夜。

 军粮已然不多,好在还有战马。

 每日斩杀一匹,加上沿途狩猎,勉强够用作当日军粮。

 然而,到第三日一处狭道,太史慈命大军止行。

 看着山谷大路中猎猎飘舞的“周”字大旗,太史慈眼角狠狠的抽了抽。

 “周公瑾,汝莫非要劫公子于此乎?”

 周瑜的部队占据了整条山路。

 一队人马已列队等候。

 为首一人持旗按剑,红袍金铠,英姿飒爽,安坐于马上。

 此非旁人,正是周瑜!

 按照周瑜原本的预想,以鲁肃携大军固守吴县,太史慈无法攻城,亦不至遽然拼死搏杀。

 久而久之,太史慈所部粮草必难以为继。

 到时,鲁肃可遣使或飞箭劝太史慈撤兵,他亦可于此处等候太史慈。

 不打不杀,反送粮草。

 就邀其坐下来好好谈谈。

 太史子义素怀忠义之心,若得如此,定能令其豁然省悟。

 然而,当周瑜看到太史慈带着不足二百残军至此之时,心彻底凉了。

 带着残军,说明大战已经发生。

 莫非主公未用子敬为帅,又或者未许之足够兵马?

 太史慈带兵后撤,又说明什么?

 他明白,此人心性颇似伯符。

 向来不会畏战,哪怕只剩他自己一人,也会血战到底。

 然而,他却带着残兵后撤了。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达到了自己的战略图谋。

 看着太史慈军已一种护卫的阵势携部前行,周瑜认为,自己最担忧的事可能真的发生了。

 太史慈也看到了对向战阵中的周瑜。

 他并未像周瑜想那么多。

 他只是紧了紧自己的腰带,整了整自己的头盔,然后掣出双戟,做出拼死力战的准备。

 “子义兄,别来无恙?”周瑜率先打了招呼,他的态度相当的平静,就好像问候曾经的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