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换质之事,曹操再问贾文和(第2页)
然其返吴之举,唯系于孙氏名节,于江东国力无甚裨益。
相比较之下,拿夏侯惇的命换吴国太的命实在得不偿失。
而这其中,亦有事由连贾文和亦未能料定。
比如,吴国太本身的脾性。
或在贾诩看来,当世女子俱无烈性。
又或者,丞相才情俱佳,久居许都自无自戕之意。
曹操与吴国太相处良久,甚知其脾性。
你可断言此女识见浅陋,器识凡庸,易被人好言好语所蒙骗,所利用。
但你绝不能说她非江东忠烈之辈。
曹操动之以情,喻之以理,一意示以结好江东之态,彼乃与操互为知己。
若操稍有灭江东之念,此女必遽然反目,与操势不两立,虽死勿留曹营!
所以,一旦吴国太发觉饮食有异,必能猜出曹操所想,当立刻自戕以绝曹操离间之计。
这是曹操对吴国太的看法。
再者。
贾诩或未深谙夏侯惇于孟德心中之分量。
盖其以为,天下众人皆可为其所利用。
丞相乃当世枭雄,有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岂会以兄弟之情轻置心间哉?
诚然,曹操虽有此言,亦有枭雄之姿,然其亦非铁石心肠,纵有军令,岂能真置跟随自己的肱股兄弟于不顾?
曹操摇了摇头:“文和,此非良策。”
贾诩一怔,缓缓的抬起了头,他又给曹操提了一个意见:
“丞相,若如此,无策或为良策。”
“此话怎讲?”
“丞相所虑者,唯孙刘合纵耳。虽百计以阻之,然世间事常有类此者:愈遏其合,二方愈固其盟、同仇敌忾;若听之任之,待时久势移,必因分利不均而生龃龉。”
“哦?”
曹操一怔,这个思路是他前番未曾想到的。
“你是说,孤不阻其盟,久而久之,必有一方会破盟。”
“丞相啊……”
贾诩指着院中东边所拴的一条黑狗。
“老朽原养两犬,常携伴出院共夺邻犬之食,向来协同甚密、互为臂助,然却有一日反目,弱犬却突然咬死了强犬,公以为何由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