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魏延治樊得功,来敏愧献辞呈
刘备于襄阳处理完换质事宜,命太史慈带国太和孙绍回长沙驻守。
吴国太亦非愚弱浅识之辈,在她看来:
与曹操相交,多听其美言,推心置腹,令人心中喜悦,然遇事则暗藏心机,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江东。
这在她归荆之前数日,已多有感悟。
与刘备相交,礼貌宽厚,不饰虚辞,相比曹操,他没那么多巧言令色的话语,但刘备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真真正正的在帮江东的忙。
方知刘备宽厚仁德之名,是非虚誉空言。
作别之际,含泪拜别。
太史慈临别前亦向刘备跪拜而言:
“皇叔若有图取中原之契机,望勿相忘长沙太史慈,某愿提锐前驱,先登破阵,纵糜躯殒首,亦在所不辞!”
刘备执其手而赞叹:“子义乃信义之士,若得相助,大事可图。”
而后携国太孙绍往长沙而去。
送别太史慈,刘备又先后与魏延叙谈几日。
刘备观樊城之变,赞叹魏延治事之才:“文长此功,非独固一城之防,实乃为北伐储根基也。”
魏延得刘备夸奖,慌忙离席伏地,叩首及地:“樊城之事,皆赖主公威德远播,将士用命,某不过略效犬马之劳耳。”
刘备问及军卒,方知魏延治军辛劳,多日不曾归家。
刘备心想,前世魏延为我蜀汉建功立业,可谓忠心耿耿,临末却遭杨仪构陷,致夷三族,全家老少俱无命在。
今生断不可如此,遂重赏魏延,又许他三日假期。
“文长忠勤至此,我心甚慰。然铁石之躯亦需休憩,今樊城初固,正当与家人聚首。可暂歇三日,陪陪妻儿,方不负大丈夫征战之初心。”
魏延闻言,感动拜谢。
方知三月未曾归家。
独行归家,此府门敞开,他迈步而入。
侍从见家主归来,欲入堂通报,他轻挥手而止。
缓步进入,见其子于廊中读书声朗朗,先生拿着竹简正在教习。
魏延听了一会,犹感欣悦。
不忍打扰,迈步离去。
近至主屋,却闻堂中对话。
“夫人,您手都破了,何至于此?此等粗活由奴婢来做便好!”
“你们啊,哪知他脚多大?这男子出门在外,爬山越岭,脚可委屈不得,一旦磨破了,要遭罪的。我在家帮不得他,唯得多给他做几双鞋子,针脚密实些,鞋底纳得硬实些,纵是走尽荆棘路,也能护得他一双脚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