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羽扇谋局:汉中祈雨风云事

 阎圃闻听此言,心中一惊,接着又是一喜。 

 然而,他还是紧张的抬头看了看太阳。 

 此时赤阳当空,万里无云的天幕下,炽热的光线如万千金箭般倾泻而下,炙烤着大地。 

 烤得鸟虫都没了影踪,烤得人身上都冒了油。 

 这种天气怎会短时间有雨? 

 莫非是诸葛亮故意拖延,以做贻误之计? 

 阎圃明白了。 

 难怪求做一木台,还设了那么多要求。 

 时间仓促,倘若我到时未做好此台,亦或在其所要求中有所遗漏。 

 他自会以言辞推脱:非贫道道法不济,乃彼筹备不妥,误了法事流程,至上君心中不悦,故而未及时降雨。 

 反正不是他的错。 

 这话术,身位上位布道者,谁心中都明白。 

 诸葛亮又要烛灯,又要男女童,又要六十四卦幡旗,肯定就是为此而设。 

 倘若我事无巨细,问得明白,再完完全全按其要求所建。 

 最后告知全程米民百姓,一起前来观摩,自可以拆穿诸葛计谋。 

 到时便说:“看来,诸葛仙长未得老君真传,道法有亏,术业未精,竟连此等小术亦不能成,怎穿得紫袍?” 

 看他又能如何? 

 想到此,阎圃礼貌的一笑: 

 “诸葛仙长,既做求雨之台,当事无巨细,写在简上,比如台高几许,尺寸几何?某自会安排鬼卒按约制作。仙长口述于我,我怕少了些程式,以误求雨大计。” 

 诸葛亮思索片刻:“如此也好,请公稍候。” 

 遂入篷布马车中,书写一简,拿出双手递给阎圃,和言道:“有劳道友。” 

 阎圃双手接过:“无妨,无妨。” 

 随即请诸葛亮赵云入城,设宴相请。 

 双方看起来礼貌而融洽。 

 然而,当阎圃安顿好诸葛亮,入偏厅与众将展开书简时,不禁眉头皱跳。 

 其余倒还好说。 

 但简上所书台高五丈,三丈见方,一百零八木阶,下置红布为毯,上有华蓬为盖,且于明日午时务必做好。 

 差一刻而不得。 

 这条就有些难了。 

 脑补一下,这台子大小要赶上数辆重型井阑攻城车的大小。 

 阎圃立刻明白了诸葛亮打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