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江汉
第89章 论迹不论心【13】(第3页)
所以利弊与道德有时候真的很难分得清。
不过话又说回来,元骏的选择在当下也不算太过离谱。
毕竟在大汉朝举主与门生故吏之间的关系本就十分紧密。
二者之间不仅仅是政治依附的关系,更是存在某种人身依附。
甚至举主遭遇横祸之后,不乏门生故吏弃官替举主复仇、守孝、救难的。
门生故吏对举主的忠诚有时候甚至会超过了对皇帝的忠诚。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便是原历史中的臧洪,就因为太守张超曾任其为功曹,故此后来张超被曹操围困求救于臧洪时,时任东郡太守的他频频泣泪恳求袁绍发兵。
但是袁绍不允发兵,于是臧洪便毅然决然与袁绍决裂,背叛袁绍。
结果袁绍兵围东郡,臧洪因此城破被杀。
可以说臧洪对张超这个举主,当真是比对天子还要忠诚。
与之相比,袁绍这个真正的主上反而不算什么了。
当然,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至少魏哲是这么觉得。
不管元骏心底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魏哲心中还是十分欣慰的。
但在沉思片刻之后,魏哲却面色严肃的看着对面的元骏道:“子良,依我看,这洛阳你还是得去!”
说罢不待元骏说话魏哲便解释道:“侍御史者,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明法直绳,整肃内外是也!汝若是有心帮我,那便去洛阳走一遭!”
要知道侍御史的职责除了察举非法、监督公卿之外,还可以作为皇帝的使者,到郡国查办案件。
最关键的是,侍御史还拥有“知公廨事”的资格。
所谓“知公廨事”其实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事权利,但却十分紧要。
因为诸多侍御史除了要帮助天子处理文书事宜,制书成于其手不说,还负责纠察朝臣的奏章,确保其符合规定和法律要求。
并且各地州郡的奏疏亦是御史台接收,由侍御史处理,而后再转交相应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