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江汉

第112章 猪队友(第2页)

 

班固就曾在《汉书》中写道:元狩四年,山东水灾,民多饥乏……流民七十余万口……元封四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

 

动辄几十万的流民规模出现在中原腹地,尤其是黄河中下游,这对当时朝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故此汉武帝移民实边,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比如元狩四年那次山东水灾,汉武帝便徙贫民于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于县官,甚至几年后官府还会借给他们一些产业帮助扎根。

 

太始元年春,汉武帝更是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

 

可以说正是靠汉武帝动辄几十万人的移民实边,才将开疆扩土的成果大部分给消化了。

 

现成的答案摆在面前,洛阳公卿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该怎么做。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汉武帝可以一边打匈奴一边迁徙百万流民实边,但当今朝堂却做不到。

 

本来决定迁徙汉民三十万填充东明郡,结果只迁了十余万就停下了。

 

对了,按照朝堂诏书这次迁徙费本来是由幽、青两州负责。

 

但如今幽州乱局未平,就只能让青州单独承担了。

 

可如此一来青州却吃不消了,倒不是没有流民,而是没钱了。

 

即便齐鲁多平原良田,但几十万流民迁徙、安置的费可是数以亿计。

 

能迁十余万流民去东明郡,已经是青州承受的最大极限了。而对青州的变相抗旨,洛阳朝堂竟然不了了之了。

 

毕竟东明郡虽然重要,但朝堂可不想逼反青州六郡。

 

一来二去,在东明郡苦等的公孙昭那叫一个欲哭无泪。

 

这种级别的移民工程烂尾了,他这个东明郡太守自然是压力山大。

 

这不,只能写信和魏哲诉苦了。

 

……

 

“好好的天下怎么忽然就变成这样了”

 

在听完魏哲的解释之后,管妍靠着魏哲怀中忍不住嘀咕道:

 

“出尔反尔,朝廷这也太……”

 

不过话未说完,她便有些不好意思的掩嘴一笑。

 

魏哲却不以为意,反而轻叹道:“朝堂出尔反尔的事又何止这一桩!”

 

“那东明郡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