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江汉

第136章 衣冠冢【4K】(第2页)

 

在战略上魏哲完全有充裕的下手空间,想怎么玩弄高句丽都可以。

 

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失去了辽东郡这片汉人的根基之地,那么后世的中原王朝就只能一步步打过来了,但那样难度就不一样了。

 

千里迢迢路途遥远不说,后勤压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千里运粮和百里运粮的区别,看看后世隋唐两代帝王就知道有多惨了!

 

不过此刻太史慈可不知道这样,他只是觉得过瘾!

 

“还是兄长够意思!”

 

马訾水沿岸,看着水中往来的魏氏船队,太史慈忍不住对身旁的魏慕华笑言道:“我还以为这次要就粮于敌呢,没想到竟然还能打个富裕仗!”

 

魏慕华闻言只笑笑没说话,待走过一处河谷后他方才眼神微凝道:“前方便是灌奴部所属山城,伯女城!”

 

太史慈闻言顿时眼神微缩:“灌奴部就是那个高句丽五部”

 

“不错,此部乃高句丽根基之一。”

 

见魏慕华这么一说,太史慈当即就笑了。

 

随即他二话没说,便笑容灿烂的率兵奔袭而去。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他便顺利拿下伯女城,这反倒让太史慈有点失望。

 

要知道他的手脚还没有活动开呢伯女城就陷落了。

 

当然,失望归失望,城内的俘虏他倒是一个没放过。

 

沿路若是遇到有高句丽起义军前来投效,太史慈也照单全收。

 

太史慈这路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朝着国内城而去,令国内城一日三惊。

 

……

 

与此同时,左路军魏哲这边也刚刚打扫完战场。

 

也不知道是高男武力不从心,还是瞧不上魏哲。

 

明明他的左路军才是主力,但高男武竟然只派了五千人杂胡驻守此处。

 

结果毫无意外在梁水口被魏哲一战破敌,顺势拿下了关城。

 

然而当魏哲入城巡视一圈之后,却越看越不对劲。

 

这地方……怎么越看越像是汉人建造的呢

 

“确是如此!”戏志才闻言当即轻叹道:“明公慧眼如炬,吾刚才盘问过了,此处正是前汉玄莬郡的郡治高句丽城。”

 

“当年高句丽县被废弃之后,高句丽人趁机占据了此地,改名为新城!”

 

说到这里,戏志才忍不住怅然一叹道:“两百年了,此城终于又回到汉人手中了!”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心情顿时也有些复杂:“……是呀,两百年了!”


 

魏哲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伤心。

 

毕竟此城虽然沦陷两百年,但总算是被他收复了。

 

若是无他,此城恐怕要沦落胡尘五百年,再无汉人半点痕迹!

 

如今想来死于辽东的汉儿又何止隋末的百万生民。

 

前汉玄莬郡的无数汉人冤魂如今估计眼泪都已经哭干了!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唉

 

想到这里,魏哲忍不住摇头道:“立座衣冠冢吧,给他们烧点汉家衣冠!”

 

戏志才闻言也没有反对,当即问道:“那碑文为何”

 

魏哲:……

 

沉默片刻之后只见魏哲缓缓道:“胡无人,汉道昌!”

 

此言一出,戏志才不由得一阵心潮澎湃,忍不住赞道:

 

“明公大才!”

 

“有此六字,足矣告慰先辈亡灵也!”

 

说罢戏志才便匆匆下去安排了。

 

……

 

当左路军离开前汉高句丽城后,魏哲便没有再看到多少汉人遗迹了。

 

胡风汉俗,在时间面前就是如此的明显。

 

甭管有多么辉煌的文化传承、文明成就,当刀剑挥下时一切都不值一提。

 

后人没有能力守护,那么先祖的一切努力都将会白费,甚至被抹去所有痕迹,好像从未来过这个世上一样,彻彻底底的“死去”!

 

亡国灭种,不过如此!

 

而随着左路军越发深入高句丽,所遇到的高句丽聚落便越多。

 

不过除非他们主动攻击,魏哲一般都懒得理会这群高句丽人。

 

没办法,谁让他们像兔子一样就喜欢在山谷中乱窜呢,打下一座山城耗费的精力还不够他回本。

 

再加上穷山僻壤的高句丽聚落又多,真要一一拔取魏哲明年都不一定能到国内城。

 

故此魏哲只能一边杀鸡儆猴,一边顺手招抚。

 

只有遇到紧要位置时,他才会斩草除根,留兵驻守。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推,很快魏哲便率领大军来到了沸流水流域。

 

此水其实规模并不大,虽在大梁水上游,但并没有交集。

 

实际上沸流水主要是鸭绿江遇浑江交汇而成。

 

由于其水流湍急,如沸水一般,故有此名。

 

早在前汉之事,因沸流水曲折蜿蜒,周遭水草丰茂,所以聚落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