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因地制宜【4K】
第137章 因地制宜【4k】
高句丽人比三韩人要强,连魏哲都承认这点。
别的不说,光是高句丽旧都纥升骨城就足矣证明了。
虽然和中原的汉人大城相比,纥升骨城依旧不算什么。
可是在辽东这个蛮荒之地,建城其实已经算是一项相当高端的技术了。
若不是高句丽为了发展壮大下意识选择了海纳百川,兼容各族的道路,恐怕还不一定能够做到独立建城。
要知道扶余王城现在可还只是一座圆形的木栅城呢!
不过高句丽能发展成这样和本身独特的地理条件也脱不开关系。
尽管高句丽以农耕为主,但高句丽多大山深谷,草木茂盛,让他们同样具有牧马、养猪、放牛、放羊的先天条件。
虽然分布的有点碎片化,但有总比没有好。
……
翌日,纥升骨城下。
“这猪肉……唉”
大帐之中,魏哲吃了一口肉羹之后,便无奈的放下了碗筷。
没办法,高句丽人养猪的技术显然还是差了点。
即便伙夫已经拼命挽救了,但魏哲吃到嘴里却依旧是一股子骚味。
但犹豫片刻之后他终究还是皱着眉头把饭菜都吃完了。
毕竟沙场之上能有口肉吃就不错了,挑挑拣拣未免显得有点矫情。
不过事后魏哲还是忍不住暗自感慨。
“看来不止农事,这畜牧之术也应该尽快普及了!”
别小看煽猪这门技术,要知道这可是标准的外科手术。
如何降低阉割之后小猪的死亡率、感染率,那可都是学问。
即便是后世现代社会,也不是每一个养猪的人都会,还是要找兽医。
一念至此,魏哲忽然想起了元骏。
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元氏在畜牧养殖这块可是颇为精通。
魏哲一边暗暗记下这茬,准备回去之后再好好琢磨琢磨。
正当魏哲沉思之际便见钟扈面色沉稳的走进大帐。
“郎君,周边高句丽义军已经收拢完毕了,总共约有两千余人。”
话说魏哲赶到纥升骨城后并没有离开攻城,而是焦山、乌忠、张敞、柳毅韩忠等人各领一部在周边搜捕高句丽百姓。
故此魏哲闻言当即颔首道:“给他们吃顿好的,明日令高句丽平民在前蚁附开路,再令这些义军随后攻城。”
魏哲也没全指望靠这群高句丽人来攻城拔寨。
只见他面色冷冽道:“另外传我命令,在军中拣选五百先登敢死之士,能入选者此战之后记大功一次!”
有高句丽百姓蚁附填壕,高句丽义军消耗守军,汉军先登定能一锤定音。
当然,必要的攻城器械魏哲还是不会放弃的。
除了常规的云梯、攻城锤之外,魏哲这次连抛石机都用上了。
别看此物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已经是军中常客了,但现在却丝毫不过时。
魏哲甚至连牛角岛那边稍微优化了一下,弄了个配重抛石机出来。
虽为受限于木材原因导致威力没有太大的增强,但准头却好了不少。
并且在人力和使用环境方面,也有了大大的改善。
于是次日,纥升骨城外边出现了一个颇为怪异的景象。
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高句丽平民面容悲戚的站在城下,乌泱泱一片。
人数虽然不错,男女老少加起来也就四五千人,但填壕负土却是足够了。
甚至在解决了狭窄的护城河之后,后面的高句丽义军还驱赶着他们攻城。
没错,这些起义军被魏哲收编之后自认为他们是监军的身份。
故此欺负起同胞来那叫一个意气风发,丝毫没有手软的意思。
尤其是在看见身后那一排好似洪荒猛兽一般抛石机后,他们更是志得意满,与有荣焉。
毕竟在如今的辽东,能当汉军的狗又何尝不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而在这群高句丽身后,方才是气势磅礴的万余汉军。
“开始吧!”
看了看日头,魏哲毫不犹豫的挥鞭直指前方:“攻城!”
随着此言一出,旌旗猎猎一阵金鼓之声顿时轰然响起。
城下的攻城大军当即就像一只猛虎一般终于张开獠牙朝纥升骨城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