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打听(第3页)
黄珍珠紧紧握着那张药方,仿佛握住了拯救儿子的希望之光。她马不停蹄地按照医嘱抓药煎药,一勺一勺小心翼翼地喂进儿子口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儿子身边,悉心照料,祈祷着儿子能够早日康复。
一个星期匆匆而过,王知的高烧终于如潮水般渐渐退去,但他整个人却依旧如同被抽走了灵魂一般,丝毫不见往日的精气神。那张苍白的脸庞此刻更显憔悴,双眼空洞无神地望着天花板,仿佛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所有兴趣和热情。
黄珍珠心急如焚,整日守在儿子床边,悉心照料着。眼见王知这般模样,她心疼不已,于是决定再次出门去请刘大夫来看看。
刘大夫坐在床沿边,轻轻地为王知把起脉来。片刻后,他缓缓松开手,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原本这病只是急火攻心所致,按理说只要好好调养一阵子便能痊愈。但如今看来,他心中似有千千结未解,怕是还有什么心事未曾放下啊。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我可以给他开一些疏肝解郁的汤药,不过这药效终究有限,关键还是得靠他自己能够想通才行呐。”说完,刘大夫拿起笔,刷刷刷地写下一张药方,然后便起身告辞离去了。
黄珍珠接过药方,感激涕零地道谢送刘大夫出了门。回到房间,她看着床上依然虚弱不堪的儿子,忍不住又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儿啊,你说说看,你这到底是何苦呢?这天底下好姑娘多得是呀,为何你就偏偏要如此执拗地钟情于那一个女子呢?你若真有个三长两短的,叫为娘的往后可怎么活下去哟!”说着说着,泪水已不由自主地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黄珍珠一边用手擦拭着眼角不断滚落的泪珠,一边心疼地望着面前一脸憔悴、泪流满面的儿子王知。
而此时的王知,默默地注视着眼前满脸泪痕的母亲,心中五味杂陈,不知不觉间,泪水也顺着脸颊缓缓滑落下来。
在堂屋里,王知的父亲王于州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手中紧紧握着那根老旧的烟袋,吧嗒吧嗒地抽着闷烟。
起初,他还以为儿子仅仅是因为淋雨受了凉才病倒的,他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儿子竟是为了一个与自家毫无关系的女子,把自己折腾成这般模样。
想到此处,王于州的心头不禁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恼怒之情,他狠狠地瞪了一眼病床上虚弱无力的儿子,怒声呵斥道:“哼!你可真是个不成器的东西!为了区区一个女人,竟然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不顾?你若是真有寻死觅活的心,那现在就给我滚出去,死在那女人家的门口好了!我就权当从来没有生养过你这样没用的废物!”
黄珍珠听到丈夫这番绝情的话语,顿时心如刀绞,她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他爹啊,你怎么能如此狠心对咱儿子说这些话呢?不管怎么样,知儿终归是咱俩的亲生骨肉啊!”
说着,她又转过头来,泪眼婆娑地看向王知,轻声安慰道:“孩子,别听你爹胡说八道,娘相信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王于州缓缓地抬起头来,脸上满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嘴里嘟囔着说道:“难道你们就没有听到刚刚刘大夫所说的话吗?这病啊,关键还是得靠他自己!唉,瞧瞧他这副样子,可真够没出息的”
话音未落,王于州便将目光转向了王知,眼神之中既有责备,也有着一丝无奈。
“要是别的姑娘真心喜欢上了你,我自然不会多说半句。可是你呢?明明清楚人家姑娘早就已经有了对象,你居然还心存妄念,想要去掺和一脚,这像什么话呀!咱们老王家向来都是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家,绝对不干那种挖人墙角的缺德事!等你把病养好了之后,立刻给我找个合适的人家定亲!”
说完大步走出门去。剩下母子两人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