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月满西楼(第2页)

 随着歌声渐入高潮,尚秀芳身姿灵动起来,她轻移莲步,翩翩起舞。

 长袖在空中挥舞,如同一道道绚丽的彩虹;

 腰肢柔软地摆动,仿若风中摇曳的柳枝。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与歌声、乐声完美契合,将整个演出推向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巅峰。

 歌声和舞姿和婠婠截然不同,却又各有各的好,王无痕也说不上来谁的版本更好。

 一曲终了,余音仍在院内袅袅回荡。

 许久,台下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声,宾客们纷纷起身,以最热烈的方式向这位才艺无双的女子致敬,

 而尚秀芳面带微笑,不停的欠身行礼。

 “此曲名为【月满西楼】,乃王无痕王掌门所创,闻得王掌门今夜亦在此处,可否容秀芳拜见一番?”尚秀芳蓦然言道。

 现场一静,跟着喧哗了起来,笑声四起,却是有人想起了【隔壁老王】的传说。

 王世充的废物儿子王玄应嚷嚷的道:“怎么可能,写出隔壁老王这等粗俗小故事的人怎么可能写得出月满西楼这样意境的歌。”这是听说尚秀芳欲拜访王无痕嫉妒的。

 “隔壁老王怎么了,谁说写隔壁老王就写不出月满西楼了。”这是一个大汉,今年才在江湖上崛起的高手,据说学的是王无痕流传出去的【龙象般若功】

 这是老王的粉丝,以王无痕弟子自居。

 虽然知道王世充不好惹,还是忍不住怼了回去。

 “对对对,谁说掌门写不出的。”出声的不少,都是学了【龙象般若功】最近成名的高手。

 王玄应顿时闭嘴,王世充招募的江湖高手,包括王世充自己,十个有九个或学过或研究过蜀山派流出来的两本功法。

 这些人虽然不见得有多感激王无痕,但好感肯定有的,王玄应虽然废物,但也知道没有必要以这种小事开罪这么多高手。

 在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完善的版权法律体系,所以尚秀芳唱别人的歌是没有问题的。

 在古代,文艺创作常被视为一种传承和共享的文化行为。

 例如诗词,很多诗人的作品会被广泛传唱、引用,像柳永的词,在市井坊间流传甚广,

 歌女们常常演唱,这种传唱行为在当时被看作是对作品的喜爱与传播,诗人也乐于见到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知晓,不会去追究所谓 “版权” 问题 。

 可对于一些具有特定背景和意义的作品,情况就不同了。

 像宫廷乐师创作的专门用于皇家祭祀、庆典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