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英吉利海战(第2页)
然而,面对德明联军的两面夹击,美军舰队的防线逐渐开始崩溃。一艘艘巡洋舰、驱逐舰被击中,燃起熊熊大火,海面上浓烟滚滚,到处都是舰艇残骸和挣扎的美军士兵。
李定国抓住这个时机,再次调整战术。他指挥大明王朝的航母编队再次靠近战场,舰载机进行第二轮密集轰炸。同时,战列舰也向前推进,用强大的舰炮火力对美军舰队进行覆盖式打击。
此时,大西洋舰队的局势愈发危急。航母在连续的轰炸下,有的飞行甲板已经被炸得扭曲变形,无法正常起降舰载机;有的舰体倾斜,逐渐下沉。尼米兹看着眼前混乱的局面,心中充满了不甘,但他知道,必须想办法突围,否则整个舰队都将葬身海底。
他迅速下达命令,组织剩余的舰艇集中火力,试图在包围圈上撕开一个口子。美军的驱逐舰奋勇向前,用密集的防空炮火阻拦着来袭的敌机,为航母和战列舰提供掩护。但德明联军的攻击如狂风暴雨般猛烈,美军的抵抗显得愈发艰难。
就在这时,德国空军的第二轮轰炸又至。鲁德尔再次带领轰炸机群低空掠过海面,对美军舰队进行了又一轮致命打击。一艘美军重型巡洋舰在连续的轰炸下,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随后缓缓沉入海底。
在德明联军的持续攻击下,大西洋舰队的舰艇数量不断减少,战斗力也大幅削弱。尼米兹明白,这场海战他们已经无力回天。最终,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尼米兹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幸存的美军舰艇在一片混乱中,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狼狈地撤离了战场。
这场海战以德明联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海面上漂浮着无数美军舰艇的残骸,以及阵亡士兵的遗体。德明联军成功地粉碎了美军救援被困盟军的计划,进一步巩固了在欧洲战场的优势地位。而对于盟军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让他们在欧洲的局势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李定国望着远去的美军舰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这场激烈的海战之后,大西洋舰队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其损失之惨重,几乎令这支曾经庞大的舰队元气大伤。
十一艘中型航母中,有七艘被击沉,舰体残骸在海面上扭曲变形,缓缓沉入海底,另外两艘严重受损,动力系统、飞行甲板等关键部位遭到重创,已完全丧失作战能力,盟军只能忍痛炸沉,以免落入敌手。仅有两艘中型航母凭借着出色的防空火力和运气,虽也伤痕累累,但仍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
二十八艘轻型航母的命运同样悲惨,二十艘被直接炸沉,海面上只能看到一些漂浮的碎片和燃油;六艘受到重创,失去了起降舰载机的能力,舰上燃起的大火短时间内难以扑灭,只能无奈地退出战斗;剩下的两艘虽未遭受致命打击,但也多处受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维修。
五艘战列舰中,四艘被德明联军的炮火和炸弹击中要害,发生剧烈爆炸后沉入海底,巨大的舰体在沉没时带起的漩涡,吞噬了周围不少小型舰艇和士兵。仅剩下的一艘战列舰,舰身也千疮百孔,主炮大多被炸毁,只能勉强跟随舰队撤离。
九艘重巡洋舰里,七艘被击沉,爆炸产生的火光和浓烟久久不散。另外两艘虽未沉没,但也失去了战斗能力,舰上设备大多损坏,人员伤亡惨重。
六十八艘驱逐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约四十艘被击沉,在战斗中,它们作为舰队的防空和反潜力量,首当其冲地承受了德明联军的攻击。其余的驱逐舰也大多受损,部分驱逐舰的舰体出现破洞,海水不断涌入,只能依靠紧急排水系统维持航行。
至于扫雷艇、补给舰等辅助舰艇,由于自身防御能力较弱,在战斗中成为了易受攻击的目标。超过一半的扫雷艇和补给舰被击沉,剩下的也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了舰队的后续补给和扫雷作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