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参与救援(第2页)
“有一部分人在天黑之后便离开了供冷点。不过呢,那些被列为特困户并接受救助的人们始终居住在里面没有离开。要知道,在这个区域里有着多达三百余位特困的独身老人啊!其中位于低楼层的部分人员成功逃了出来,可是高楼层的那些则不幸被掩埋在了废墟之下。经过初步估算,被困在里面的人数至少还有一千多人呐!”
听到这里,钟广鑫赶忙说道:“真是太感谢您了!那么请问一下,我们应该从何处着手展开救援行动呢?”
只见士兵抬起手来,朝着某个方向指了一指,并解释道:“今日救援队集中在南区作业,而且就在昨天,他们已经在那里成功开辟出了一个缺口。你们可以先去那个地方看看情况。”
钟广鑫再次向这位尽职尽责的士兵表达了谢意。这时,一旁的赵晓慧也迅速有所动作。她伸手在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包里面翻找起来,不一会儿功夫,便掏出了两颗润喉糖。随后,她轻轻地将这两颗润喉糖递到了士兵面前,微笑着说:“给您,含一含或许能让嗓子舒服些。”
士兵听后,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连连摆手说道:“不行不行,我真的不要!你们还是自己留着吧。” 他心里很明白,如今的物资极度匮乏,尤其是像糖这种东西。经历了这场可怕的地震之后,工厂倒塌,生产线毁坏,想要重新恢复生产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所以,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颗糖,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异常珍贵的资源,他实在不忍心收下。
然而,赵晓慧可不管那么多,只见她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迅速地抓住士兵的手。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刚想挣脱开来,却发现赵晓慧已经将那颗喉糖硬生生地塞进了他的手心。紧接着,她又顺手拿起一瓶水,一同递到了士兵手中。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赵晓慧根本不给他任何拒绝的机会,转身便朝着钟广鑫飞奔而去。
就在刚才抓手的那一刹那间,赵晓慧清晰地感受到了士兵那双粗糙开裂的大手。他的手掌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痕,有的伤口还渗着血水,早已凝结成痂。再看他的指甲缝里,更是填满了干涸的血迹,仿佛诉说着这段时间以来所经历的艰辛与困苦。不仅如此,当她抬头望向士兵的双眼时,看到的是一双布满了红色血丝的眼眸。可想而知,自从地震发生以后,为了争分夺秒地展开救援工作,这些勇敢无畏的士兵们几乎没有合过眼,一直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想到这里,赵晓慧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和感动。她深知自己能够给予他们的帮助实在有限,但此刻,这两颗喉糖和一瓶水或许就是她所能表达感激之情的全部方式了。
她向来并非那种见到任何人可怜便会心软到不顾一切地想要去提供帮助之人。然而,面对眼前这群正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他们拼命的人们时,她那原本坚硬如铁的心肠却怎么也无法再继续冰冷下去。
就在这时,钟广鑫等人的及时加入犹如雪中送炭一般,令这边已经持续许久未曾停歇过的救援士兵们终于得以稍稍喘上一口气。不得不说,与居民区相比起来,供冷点的救援工作确实要轻松许多。想当初,为了能够容纳下更多前来纳凉避暑的民众,这里将所有的柜台隔档全部清空,使得整个供冷点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环形建筑结构。而上方的顶棚更是采用了一整块轻钢材料所打造而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地震发生后,恰恰正是由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顶棚,反而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创造出了一线生机。它竟然成功地抵御住了来自上方源源不断坍塌下来的各种杂物和废墟,从而为里面的幸存者们赢得了些许宝贵的喘息之机。
尽管如此,供冷点内依旧有着数量众多的伤亡情况出现。幸存者固然不在少数,但不幸遇难者同样为数不少。可即便面临着如此艰难险阻、生死未卜的局面,那些英勇无畏的士兵们仍然咬紧牙关,一刻不停地坚持奋战在救援第一线。因为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他们就绝不会轻言放弃!
如果人手能够多一些,或许很快就能将困在里面的人给解救出来,但问题是现在哪里都缺人,组织民众自救,那也要民众愿意来这边,可是比起救自己的家人,去挖自家坍塌了的房子,这时候能有多少人主动来这边救援跟自己无关的人,就因为这样,这边救援的士兵是最多的,因为除了士兵,此刻被埋在下面的幸存者等不到其他的救援了。
在钟广鑫他们到来之前,这些英勇无畏的士兵们已经在这里连续奋战了数个小时之久。此时天空尚未完全变黑,但那股炽热的气息已不再像白天那般灼热难耐。早在气温稍稍缓和一些的时候,他们便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紧张的救援行动之中。
每提前一分钟将被困在废墟之下的人们成功营救出来,或许就能够多拯救一条鲜活的生命。而那位刚刚被替换下来、负责登记工作的士兵,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与汗水。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并从事着如此高强度且耗费巨大体力的救援任务,即便是这些士兵们平日里因长期严格的训练而拥有远超常人的身体素质,可就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也已有好几个人因过度劳累而倒下。
然而,面对这般艰难困苦的局面,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之意,更不曾有过片刻停歇。因为他们深知,肩头佩戴的肩章不仅象征着荣耀与使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份无论自身处境如何艰难,都要义无反顾地扛起所有重担,竭尽全力去拯救更多生命的责任!
因为没有吊车,坍塌的地方得自己挖开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昨天就已经挖开了,也是因为这样才能确定里面还有活着的人,人数应该还不少,但随时都有再次坍塌的风险,所以救援这边没有贸然下去,昨天送了一批食物和水下去,不管怎么样,应该也能多撑一天,但如果今天晚上再没办法挖开这边,再熬一个高温暴热的白天,就不知道里面还有多少人能撑得住了。
赵晓慧和其他人一起努力地帮忙搬运那些压在上方的碎砖石,然而没过多久,他们便感到力不从心,再也无法继续清理下去了。此时,负责这片区域救援工作的队长面露愁容,叹息着说道:“其实昨天我们就已经预见到这种状况了。正是因为这块巨大的钢顶,它才能够护住下方被困的人员;可与此同时,它却也无情地阻断了我们的救援之路啊!”
放在以往,如果能够及时调配来一辆吊车,那么吊起这块钢顶简直易如反掌。但眼下的情况却是如此艰难,完全只能依靠人力去解决问题,而想要凭借人力移动这块沉重无比的钢顶,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有部分士兵不甘心就此放弃,他们试图集合众人之力,通过绳索将钢顶拉开。只见大家齐心协力、喊着口号,使出浑身解数拼命拉扯着绳索。可是,无论他们怎样努力,那块钢顶依旧稳如泰山,丝毫没有动弹的迹象。如果再多召集一些人手过来帮忙,也许还有一线希望成功拉动钢顶,但此刻的局面是各处都急需人手支援,又能去哪里调集更多的人力呢?就这样,原本紧张有序的救援行动瞬间陷入了令人焦虑的僵局之中。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钟广鑫忽然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一块较小的钢顶碎片。经过一番观察后,他若有所思地开口道:“或许我们可以借助那块小钢顶的力量来突破当前的困境。不过这样做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操作得当,被困人员有望获救;可一旦出现失误,很有可能引发二次坍塌,后果不堪设想……”
救援的队长顺着钟广鑫的目光看过去:\"借力?怎么借?\"
钟广鑫一脸凝重地说道:“这个巨大的钢顶凭咱们这边的人力根本无法推动,但是那个较小一些的或许还有希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把那块小钢顶挖出来,然后用坚固的绳索牢牢捆绑住它。你们看啊,这废墟的高度与下方的地面起码相距六七米呢!”
他稍作停顿,让众人能够理解自己所说的情况。而那位救援队长此时已然心领神会,无需钟广鑫再多言解释什么。只见队长目光闪烁着思考的光芒,心中暗自琢磨着:借助这块小钢顶下坠时产生的强大力量,说不定真的可以将那块沉重无比的大钢顶给硬生生地拉拽出来。倘若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并且成功了,那么被困在里面的人员便有望获救;可若是两者之间的力量差距过于悬殊,导致即使全力以赴去拉扯仍然纹丝未动,那么小钢顶的骤然坠落所引发的剧烈震荡,极有可能会引发二次坍塌事故。如此一来,结果无非就是两种——要么能够成功施救,要么所有人都面临灭顶之灾,这其中的概率几乎各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