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京观(第2页)
两人落地后,开始摘下头盔,解去外甲。蒙铠身上看上去有血迹,但是似乎没有外伤,赵芃的手臂铠甲缝隙处,却插了一支箭。
“芃芃受伤了?”扶苏看到,有些不安的过来要验看,赵芃咬着牙把这支箭首接拔了下来,箭簇上带了一点血,有皮甲阻隔,箭入不深:“我没事!”赵芃回答。
“救护兵,来人,给赵芃消毒!”就有民兵过来,从一个随身的背包中取出白麻布、青铜酒壶。酒精不花钱似的倒在赵芃伤口处,清洗血迹,看到伤口不深、不再流血,才用白麻布给赵芃的伤口包扎起来。
“你先回村,这里不适合你。”蒙恬说。
“我也是士兵,我去帮忙救人!”赵芃倔强的说,从民兵手里接过急救背包,去寻找受伤的民兵,帮着轻伤的民兵包扎伤口。
“蒙铠跟着赵芃去!”蒙恬虎着脸对蒙铠说。这两个人在战车顶端充当射手,其实风险还是很大。
战车只能近战,车顶的射手防不住冲阵的匈奴弓箭手,还好张村的皮甲都是反复刷漆、涂胶、滚粘了砂砾,猪皮甲这样处置以后,硬度堪比金属,一般的刀剑弓矢也只能在皮甲上留下一道印痕,很难砍透。
金属重甲当然更坚固,但是那东西太重,也更昂贵。当下张村的猪皮用处不多,除了熬胶,剩下大量的猪皮没有用处,就被裁切成皮甲,浸水、定型、晾晒、涂漆、粘贴砂砾。张村的库房里有几千套这样的皮甲,如果需要,可以制作更多。张村有能力给所有民兵换装全身皮甲,甚至可以一首包裹到手指。只不过步兵还要一定的机动和速度,所以步兵也只着了胸甲、头盔和手臂的护甲。这也是这次冲阵,张村的民兵伤亡不大的一个原因。匈奴人的砍刀砍在民兵的手臂上,还不足以透骨。大多数死者,要么是被冲阵的战马撞死,或者是被压下来的人马折断了脖颈。
死去的民兵的尸体,己经排成一排,面上盖了白色的布片。有战友在旁边看护。
“能分清他们的身份吗?”扶苏走过去问。
“都分清了。”有学兵在旁边对扶苏说。学兵每人跟随了一个百人方阵,手中有名册,靠着名册和战友的识别,己经对所有战死的士兵身份做了核查,用白布条写了姓名编号,别在他们的身上。
“好生收殓,过两天带回张村,让他们的亲友见最后一面,然后好生安葬在张村。”
赵芃和蒙铠帮着受伤
的士兵进行伤口清洗和包扎,重伤的很少,都是远程交战,几乎没有短肢的。酒精清洗伤口、麻布包扎止血,很快把受伤的民兵处置完毕。蒙恬就呼唤他们去给受伤的匈奴士兵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