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称帝(第2页)

 谁?谁来做这个皇帝? 

 有心思想做这个皇帝的人很多,但是看一看刘邦的后勤体系、看一看韩信的战绩,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都悄咪咪的把刘邦这份诚恳的推让诏书放到了一边。另外几个被刘邦扶持起来的诸侯王也都赶紧推辞,说这事儿不是我们这些小人物该想的,组织己经决定了,这个皇帝就还是你来干吧! 

 候选皇帝刘邦继续推让:“皇帝的尊号,只有贤能的人才配得上,如果德行配不上这个尊号,那不就是僭越了吗?我老刘可承担不了皇帝的尊号。” 

 臣下们这就着急了:“老大你从平民起事,诛伐暴逆,平定西海,有功的分赏土地封为王侯,如果你不称皇帝尊号,那我们怎么敢相信您给我们封的诸侯是真心诚意当之无愧的呢?您要是不拿,我们怎么敢拿?大家都想进步啊,您还是不要推辞了。臣下等人对您的劝进那都是诚心诚意的,毕竟我们都想进步嘛!您千万不要推辞,难道要我们以死相求,把这地板磕得满地血不成?您也不要老拿您平民起事这个话题来推辞,我们大家谁不是跟您一样从平民开始造反的?当皇帝这事儿,也不能光看出身,个人努力和历史的进程一样重要啊!” 

 臣下们劝进的言辞那是一个比一个诚恳,一个比一个激动,刘邦推辞不得,又考虑到大家都在追求进步,这也是众望所归,就简单的吟了一句诗,说:“那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我就先在这个椅子上坐一坐?” 

 “就是您了,您坐这里最合适!” 

 刘邦就在那个大椅子上坐了一下,说:“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这个椅子看起来还很合适我的尺寸,你说我一个沛县的亭长,怎么就成了大家的皇帝呢?” 

 于是群臣山呼万岁。这事情就成了。 

 皇帝的尊号,并不只是一个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戴什么款式的帽子、坐什么样式的椅子。皇帝是一个系统,有了皇帝,诸侯的位置、臣下的官职、乃至女人们的地位、儿子们的次序也都要依次确定,这才构成一个帝国的全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