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女主
男人们要得到朝堂上的尊贵位置,靠的是实打实的战功,比如曹参,在韩信指挥下攻夺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这等功劳都历历在册,谁看了不得说一句了得?比如樊哙,斩首一百七十六个级,俘虏二百八十八人;领兵作战,打败七支军队,攻下五个城邑,平定六个郡,五十二县。虏获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将官十一人。樊哙在沛县不过是一个杀狗的屠夫,据说走在沛县的大街上狗都不敢叫一声。而经历了楚汉战争,领兵作战杀人无数,现在连人从樊哙面前过都不敢用力喘气。
秦军有非常清晰的战功记录体系,汉承秦制,在这方面也不含糊,从沛县起家的时候,曾经做过县吏的萧何就按照秦朝的规矩做好了军功记录,作为战后封赏的根据,进入关中以后,这一套体系就更加完善,所以曹参萧何这样的人,每个人的功劳册都是一卷卷堆得如小山一样,评论功绩的时候,别说是打开看,就是从功劳册旁边一过,看堆头大小,都能知道谁功劳大谁功劳小。
但是女人们要得到尊贵位置,就只能靠那个王的恩赏,谁能做皇后,谁能做妃子,谁的次序在前面,谁的儿子能当太子,谁的儿子可以得到肥美的封地,全凭着皇帝的一念之差。
刘邦现在觉得始皇帝不立皇后,可能有道理。一旦有了皇后,这后宫就有了上下尊卑有了主人,晚上想和谁睡觉,都得看皇后的眼色。始皇帝就不需要考虑这个事儿,喜欢谁就把谁叫来就是,喜欢的狠了,就泡在她的房里一天又一天,能怎的?
可是一旦有了皇后,这些事儿就不好做了。
女人当然是年轻的、体贴的更好一些。吕雉那个女人虽然是正式结婚的老婆,但是毕竟己经十多年过去了,早就不水灵了,让她做皇后,刘邦并不甘心。
儿子嘛。当然是这些年跟在自己身边的更受宠一些,这几年跟在自己身边的儿子当然是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刘盈虽然是嫡子,但是毕竟好多年不在眼前,感情早就淡了,对自己也没有如意这么亲,更何况刘盈这个年龄正是狗都嫌的年龄,怎么看怎么讨嫌。当时在彭城逃跑的时候自己一脚给他踢下去,也不知道他现在记恨自己没有,一定会记恨自己的吧?
做皇帝的人其实最不喜欢看到的就是儿子长大。儿子长大就意味着自己己经开始老了。所谓太子,不就是那个准备接替自己的男人吗?这是天下最可恶的男人,刘邦现在觉得自己能理解始皇帝了,为啥始皇帝不肯立太子,为啥始皇帝把扶苏赶到那么远,只带着最小的儿子在身边?不就是觉得小儿子还不懂事儿,就意味着自己还能继续为国家奋斗好多年吗?
女人,儿子,这是刘邦这段时间最烦恼的事儿。这几个女人也不懂事,见到自己就恭喜自己成了皇帝,接下来就想方设法问自己能不能做皇后,这事儿该你们操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