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小集体,特殊时代的特殊存在

 农转非三个字,代表着改命换运。 

 一旦户口从农业人员转为非农业人员,意味着吃上供应口粮,每月能够挣工资,享受城市户口提供的一系列的优惠福利。 

 由于抓住乔跃进的小辫子,外加王永民亲自督办,林卫东的户口转移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 

 只用四天时间,各项手续全部办理完毕。 

 暂住工人胡同。 

 胡同前街有着一排排大小不一的院落,居住着厂里各部门领导。 

 9号院东屋,住着新上任的书记王永民。 

 西屋住着副厂长周波一家。 

 北屋由于年久失修,一直被当成杂物间。 

 厂里的单身职工宿舍人满为患,王永民经过和周波的商量,索性将北屋腾出来,暂时用来安顿林卫东。 

 等到单身职工宿舍空出房子,再让林卫东搬过去。 

 新的户口本,副食品,工作服,工作证,全被林卫东大大咧咧地丢在东边炕上。 

 四仰八叉地躺在炕西头睡大觉。 

 几天的手续跑下来,折腾得林卫东差点崩溃。 

 一套看似不复杂的手续,每个部门都要盖章。 

 少一个公章都不行。 

 更别说。 

 还要挖空心思,为厂里谋划打开销路的方案。 

 “卫东,别睡了,出事了!!” 

 一阵堪比大喇叭的声音,惊得林卫东一下子坐了起来。 

 “快救火!!” 

 迷迷糊糊的林卫东嗅到一股烟火气,下意识以为房子着火。 

 被后世之人看成身份代表的京城四合院。 

 这年头简直就不是人住的地方。 

 冬天冷,夏天热。 

 没有上下水,解手方便要去街上公共厕所。 

 运气好的住家以邻为伴。 

 运气差的与树为伴。 

 七十年代的住房问题已经开始凸显,为啥北屋一直没人住? 

 除了年久失修。 

 尼玛,屋子中间还有一棵大树。 

 晚上起夜稍有不慎,必然会和大树来一个亲密接触。 

 屋里有树,蚊虫自不必说。 

 时时刻刻还要担心失火的危险。 

 “什么着火了?你说啥呢?” 

 周向红叼着一支烟,一脸茫然地望着林卫东。 

 林卫东白了周向红一眼,打着哈欠说道:“是天塌了,还是地陷了,扰人清梦罪大恶极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