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规矩再大,能大过合同的交易金额吗?(第2页)

 胡科长大脑直接宕机。 

 林卫东玩笑道:“周叔叔您真会开玩笑,这就不能是外商给的定金吗?” 

 “不可能!” 

 周波语气严肃地说道:“咱们厂虽然没和外国人打过交道,也没做过出口生意,但是这里面的弯弯绕,厂里已经了解过了。” 

 今年一月份。 

 负责统筹各企业进出口外汇资金的外管局挂牌成立。 

 企业和外商签订商品出口合同,不论是货款还是定金,都要先打给外管局。 

 再由外管局按照汇率,将一定数量的龙币打入国内企业账户。 

 打个比方。 

 假如交易金额一万美元,这笔钱会由外管局留下,转换为同等汇率的龙币发还给企业。 

 同时,还会在正常汇率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外汇补偿。 

 一万美元,差不多能以四万到五万的额度交给国内企业。 

 黑市的美元和龙币兑换比例,曾经一度高达1比10。 

 如果按挂牌价返还企业龙币,将严重挫伤企业的创汇劲头。 

 为了鼓励企业单位多创汇,除了给予外汇补偿,外管局还会给企业留出两到三成的外汇额度。 

 某一天。 

 企业需要进口国外商品,创汇预留的外汇额度也就能派上用途。 

 说一千道一万。 

 企业没有机会直接经手外汇。 

 外国人也不会用现金进行交易,原因不难理解。 

 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涉及税收,涉及各自的财务核销。 

 不走对公账户,双方都有麻烦。 

 也是因为。 

 看到林卫东拎着一箱子美元回来,说是外商给的定金。 

 周波怎么敢相信。 

 “周叔叔,您先看看这个,看完以后咱们再说别的。” 

 林卫东拿出叠成几张的合作。 

 说是合作,林卫东自己都没眼看。 

 一式两份,用稿纸写的。 

 “这……这这这……这是合同?” 

 周波蒙了,抽过来的胡科长也蒙了。 

 胡科长是财务科科长,比周波更懂合同。 

 合同分别有英文和龙文两种文字构成。 

 龙文写得漂漂亮亮,英文则是歪歪扭扭。 

 手写合同,胡科长已经多少年没看到了。 

 纵然是执行计划经济的龙国,各家企业和工厂,时不时也要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