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有了编制的小集体,综合服务公司(第2页)

 不是科长,也是副科长。 

 顶着一顶顶官帽子,身份依旧是工人。 

 如今。 

 全都鸟枪换炮,成为正式干部! 

 除了王永民和乔大力,一众厂领导喜笑颜开。 

 激动的心情,高兴的面容,比之刚刚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论林卫东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多少外汇。 

 也不会有一毛钱落到众人手里。 

 现在,切切实实的好处砸了下来。 

 拟定小集体骨干人员,担任各部门负责人。 

 谁是骨干? 

 当然是林卫东信任的人了。 

 “哗啦啦!” 

 不知是谁带头,厂二代的父母们热烈鼓掌。 

 看向林卫东的眼神中充满了炙热。 

 “林卫东同志,上级授予你提名,综合服务公司干部名单权利,是对你的莫大信任,更是陈老对你的殷切期待,搞好三产工作,更好更多地为国创汇。” 

 余祖辉将林卫东叫到面前,鼓励林卫东一定要发挥三产企业的特点。 

 多快好省地打开更多出口渠道。 

 徐文亮插话说道:“余主任,什么是三产企业?” 

 “同志们,本该这件事情,要到明年才会宣布,既然徐总工问到这里,我这回破例违反一次纪律,和大家说一句上级的几项安排。” 

 余祖辉所在的计委,全称是发展计划委员会。 

 地位相当于最高当局的大管家。 

 主管经济规划,宏观调控,一切和发展有关的工作。 

 既有权力过问几大机械工业部的工作。 

 又可以随时沟通,过问其他工业部门的工作。 

 明年一月一号,有关部门将下发通知。 

 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开设三产公司。 

 将小集体整合成企业,尝试着自主发展。 

 脱离为母厂提供生产服务的单一角色。 

 简单来讲。 

 191厂的综合服务公司,既可以为191厂的军工任务提供配合。 

 又能独立研发其他的生产项目。 

 针头线脑,家电百货,食品药品…… 

 总而言之。 

 除了极个别受到管控的门类,其他生意都可以搞。 

 不但企业工厂能搞三产企业。 

 单位,机关,学校也可以。 

 解放劳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