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我老火了
第418章 士农工商,士商合流(第2页)
但等真的开始做官,真正开始拥有权利之后,开始陷入家族、同僚、上官、下臣,这张大网之中之后,他们就会明白这些口号嘴上说着容易,但真正要做的话,会有多难!
那些官员最终大多数都会选择和光同尘,回到之前那些老一辈官员的老路上来。
这个规律放在地方士绅之中也同样适用,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官员就是士绅中的代表。
老朱杀了多少官员,在江南扶持了多少新的士绅,但结果就是,只要那些士绅真的成长起来,最终依然还是要优先考虑自家的利益,对国家的利益视而不见,甚至是置若罔闻的。
这是人性。
没有人能够改变的。
“父皇,若是依然通过科举,扶持士绅阶层,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那些人只要当了官,就会有人投献,手里就会有地,朝廷要收税,他们却是要偷税漏税,朝廷和那些大地主天生就是敌人,同时他们当了官之后,在地方上的宗族之中定然就是说一不二,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比之土皇帝都自在,自然就会在心里抵制朝廷把势力延伸到江南,特别是县以下去了。”
“所以以我之见,咱们应该扶持另外一批人!”
“那些没有地,却是头脑灵活,会赚钱,同时又比较听话的一群人。”
“让他们在地方上和士绅们进行对抗。”蓝武笑眯眯的道。
朱棣闻言心里不由一动:“你是说那些纯粹的商人?”
“没错!”
蓝武笑着点了点头。
在传统的王朝之中,士农工商,商一直处于末位,也是被历朝历代一直打压的对象。
这一套理论基础,从秦汉时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历朝历代都在遵从。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商人不事生产,而倒买倒卖、囤货居奇,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社会稳定。
在之前社会生产力低下,很多地方都只是小农经济为主,百姓们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纯粹的商贾的确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而士大夫也推崇耕读传家,对于商贾之事很是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