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姚兰亭 天幕篇 (26)(第2页)

 

“爹,您不能踏上始皇帝的老路,咱们的国库只能支撑到这里了,一分钱也挤不出来。您老人家还是死了这条心吧,起码您在位的时候是不可能的。”

 

他爹手松的很,郑和下西洋带出去的全是好东西,为了宣扬国威,老爷子大把大把好东西的乱撒,带回来的东西却压根支撑不起开销。

 

“儿子还是那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您老了,就算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我们这些儿子和瞻基想想。”

 

这些年朱高炽对大明了如指掌,他们的财政是依赖夏原吉的盐法改革、屯田优化和货币调控才勉强维持平衡。

 

长期的高强度支出,就连朱高炽也拉不住这架即将崩溃的马车。


“永乐四年,您发兵三十万征讨安南,这场仗持续了许多年,粮草、军饷和战后治理费用庞大,若是不想安南地区生乱,这笔银子少不了。”

 

“永乐十九年,咱们正式迁都,这又是一大笔银子。”

 

“三宝太监下西洋,我大明表面是威风了,但是单次造宝船就需要耗费约二十万石粮食,是咱们国库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永乐大典》您下了死命令,不能停,社仓新建,皇室赏赐,技术研发,您自己算算。哪一样不要钱。”

 

朱高炽知道,若是不遏制住他爹的这个想法,大明的财政是真的要崩溃了。

 

不说别的,夏原吉就得哭死,人家头上那仅剩的几根独苗苗了,不能给人家留着吗?

 

夏原吉因为出色的财政管理能力受到了永乐帝的重用。

 

当年他还在太学的时候因为勤勉严谨,被明太祖朱元璋破格提拔为了户部主事。

 

永乐年间,他又被提拔为了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权。

 

若要说他夏原吉是大明第一铁公鸡,估计没人能跟他抢这个称号。

 

“难道朕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什么也不做吗”

 

朱棣负手而立勃然大怒。

 

朱高煦看热闹不嫌事大对着膘肥体壮的大哥道:“老爷子说的不无道理呀,大哥,这仗咱们得打呀人,天幕上那小姑娘都说了,咱们这个时期正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咱们可不能落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