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伯符,你可是欲效仿光武中兴?(第3页)

 吕范脸色一肃,目光缓缓落在刀柄处干涸的血迹上。

 他凝视片刻后,突然笑眯眯地问道:“伯符,你可是欲效仿光武中兴,重振汉室江山?”

 孙策闻言,脸色微微一滞。

 沉吟片刻后,

 孙策缓缓说道:“光武太祖的雄才大略与丰功伟绩,策实在不敢企及。”

 “我只求能在江东继承父亲遗志,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基业,再保一方百姓太平。”

 “哈哈……”

 吕范爽朗大笑,眼中闪过一抹异色,缓缓摇头,“既然伯符不过是想偏安一隅,那有公瑾一人辅佐,便绰绰有余,范就不掺和了吧。”

 孙策一听,心中一紧,连忙说道:“子衡先生,此言差矣。”

 “公瑾之才,虽举世无双,可这江东大业,千头万绪,绝非一人之力可成。”

 “先生智谋过人,见识高远,策真心希望能得到先生的辅佐,以期共图大业。”

 这时,周瑜也在一旁诚恳劝道:“子衡先生,我与伯符相识已久,深知他的抱负与志向。”

 “如今这江东之地,士族林立,战乱频发,百姓渴望太平久矣。”

 “先生若能出山,你我一起辅佐伯符,不说成就一番大业,哪怕只是保一方百姓太平,亦是不负此生了。”

 吕范闻言,神色微微一动,陷入了沉思。

 他缓缓起身,背着手在书房中踱步。

 良久,

 他才转过身来,看着孙策和周瑜,缓缓说道:“伯符、公瑾,你们的诚意,范已感受到。”

 “只是如今的扬州,各大士族亦是蠢蠢欲动,局势凶险万分。”

 “若稍有不慎,吾等都会万劫不复。”

 “范以为,如今尚不是锐意进取之时,当忍耐一些时日,方能再重整江东秩序。”

 孙策和周瑜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抹失望。

 在他们看来,吕范此番言论,竟与鲁肃之前论调如出一辙,皆主等待。

 然究竟需等到何时?

 孙策微微叹息,摆手沉声道:“先生,实不相瞒,今江东士族,大多已向我俯首称臣,唯我马首是瞻。”

 他微微昂首,眼中闪过自信与豪迈,道:“于扬州地界,除了袁术,已无人能为我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