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免费义务教育出台(第3页)

 其目的便是吸引大量士子,前来大汉书院学习。

 如今,大汉书院的建设已基本完成。

 千余名来自各地的寒门学子,正日夜在书院中刻苦攻读。

 他们很多人的目标,就是参加明年五月的第一届科举。

 那可是他们无数寒门士子们,梦寐以求唯一能鲤鱼跃龙门的绝佳机会。

 当然,大汉书院中世家子弟也不在少数,只不过他们并非自愿前来。

 而是因为曹操彻底废除了举茂才这一政策。

 如今,凡想入朝为官者,要么凭借旧官身,并经三名官员举荐,才能量才任用。

 要么,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

 因此,他们只能选择来大汉书院学习,以省去乡试环节。

 如今曹操提出,只要愿意到下面县郡教习满三年,就能直接参加科举考试。

 这无疑为那些路途遥远、不便来大汉书院学习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更何况殿试加分这一条件,实在是极具吸引力。

 要知道,在成绩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有教习经历的人显然更具优势。

 此外,曹操还着重强调在俸禄方面,会给予特别优待。

 这对于家境贫寒的寒门学子而言,无疑是一份既能教书又能学习的美差。

 厅中众人都能想象到,一旦这条政策公布,必然会引发一股争当教习的热潮。

 郭嘉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不禁拱手赞叹道:“主公深谋远虑,嘉自愧不如。”

 “哈哈,那咱们就继续讨论。”

 曹操爽朗大笑,目光扫视众人,和颜悦色问道,“还有谁有疑问?但说无妨。”

 “主公深谋远虑,我没有意见了。”

 华歆轻轻捋着胡须,面带微笑地说道。

 “我也没有意见。”

 “我也没有……”

 董昭、裴茂、毛玠、满宠等人纷纷摇头,表示认同曹操的计划。

 他们原本持观望态度,如今已被曹操的一番论述彻底说服。

 这时,陈群与杨修对视一眼,随后向曹操拱手道:“主公重视教育,以百年大计为考量,属下十分认可。”

 “但敢问主公,这些少年学堂的学子们,完成五年学业之后,主公打算如何安置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