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曹操走路扶墙根(第3页)

 目前,已有一百五十余名孩子被收容至此,且孤儿院仍在持续搜寻,并接纳更多孤苦孩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负责照顾孩子们生活起居的男女司养均已到位,按照每五个孩子,配备一名司养的标准安排。

 负责教导孩子们知识与道理的教习先生也已全部找齐。

 丁夫人为了给孩子们请到最好的教习先生,亲自前往大汉书院,拜访院长郑玄。

 郑玄听闻是要教导孤儿,深感责任重大,当即安排自己的弟子们承担起这份重任。

 然而,郑玄的一片好心,却遭到了其他一些学派学首们的误解。

 他们声称,教导孤儿本是大仁大义的善事,是每一位饱读诗书之人,责无旁贷的事情。

 可郑玄却将这份荣耀与行善的机会,全都给了自己的弟子。

 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徇私舞弊的行为,是想再次独尊儒学。

 郑玄听到这些话,感觉天都塌了。

 天地良心啊!

 他自问一生光明磊落,从未做过任何一件有损德行之事。

 但没想到,自己不过是本着不想麻烦其他人的好心,却换来这般误解。

 郑玄没了办法,只好重新跟各学派学首们商议。

 最终,这些人一致决定,有关孤儿院教习的安排,将由大汉书院成绩最为优异的前二十名学生,按照既定的顺序轮流担任。

 如此一来,既能让孩子们接受到顶尖学子的教导,也给书院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与践行仁爱之心的机会。

 除此之外,对于日后其他郡县陆续规划兴建的孤儿院,大汉书院主动扛起了责任,承诺会全面负责教习先生的安排调配工作。

 他们还别出心裁地计划,把每届毕业学子在最后一年原本的游学活动,改为前往各地孤儿院担任教习。

 曹操得知此事的来龙去脉后,表示十分赞同。

 他认为,这不仅是对孤儿的善举,更是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妙策。

 这些优秀学子在教导孤儿的过程中,能更深刻理解民间疾苦,培养悲悯情怀与责任感。

 待他们日后踏入朝堂或各行各业,定能以仁心为怀,施展抱负。

 喜欢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