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闲不住的人

向妈跟着点头。

 早上见登记员那个架势,她就知道这边应该是挺忙,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忙!

 整个避难所只有不到十名医生,二十多名护士。

 就这还是硬凑出来的队伍,二十多个护士里面有一半是原来药店卖药的!连打针都不会……

 向妈一去,立刻成了资深老护士。一上午配药,打针忙的脚打后脑勺。

 给人打点滴扎针,就不下一百针,可想而知有多忙了。

 向爸这边也不遑多让,要知道防空洞避难所里的人足足有八九万人,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受灾群众自行或者被救援队救援到这里。

 向爸一上午接待了五六十个病患,就这样,还有许多人在排队。这还是官方尽量控制人数的结果呢。

 能来避难所避难的人,可想而知就没有什么家底儿,更别说各种药品了。

 洪水后从丹城各处救援出来的受灾群众更是一穷二白,好点的还有个行李,更多的就是光板儿两手空空。

 别说药品了,能吃饱都不错了。

 所以官方这边对于来看病的患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有余粮换药品,就给点,没有余粮,也就这么着了,该开药开药,该打针打针。

 不少群众都很感激官方的这一做法,自发的为这些医生护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二十多个护士,就有几个人是病好之后,通过考核,免费来帮忙的。

 当然官方也不会这么冷血,会保障他们的每日三餐。

 也幸好最近的人生病大多都是伤风感冒或者湿疹一类的,官方对于这类的基础药品库存不少。

 而且之前也有意种植了不少中药材,所以对于这类病患,可以满足药品的需求。

 症状重点的,就吃药打针;轻一点的,一碗姜汤也管事儿的。

 不过毕竟避难所的人口基数太大,所以官方并没有刻意宣扬,反而有意控制消息的扩散。

 要不然总有些投机取巧的人没病也去装病,就为了占点便宜。

 而官方为了不让真正的患者错过治疗的机会,每天巡逻的士兵还有另外一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