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海惊涛江湖无间道

第43章 土特产(第2页)

 宋远平决定和他聊几句:

 “方书记,你今天可是不怎么活跃啊?”

 “您布置的都是政府工作,我插不上话。”

 宋远平拍拍他的手背:

 “借一步说话。”

 两个人走到一个教室门口,和众人拉开了点距离:

 “方书记,董书记的事儿你听说了吧?”

 “听说了,有人专门给我打了个电话。”

 “是吗?那你今天怎么没去黄州?”

 方井生不卑不亢:

 “那您呢?您不是也来通山县了吗?”

“我和你不一样,你去了他们欢迎,我去了有人会甩脸色,所以我今天才来通山!”

 “宋书记,您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些?”

 宋远平轻叹一声:

 “开常委会的时候董书记曾经提到过你,他的意思是你快到退休年龄了,想让你去市政协任个副职。后来常委们之间闹了点意见,这件事就搁置了。我今天对你说这些没别的意思,我就想知道,你是怎么看你们张县长的?”

 方井生沉吟了一下:

 “本来不应该背后议论同志的,可有些话窝在心里还真是憋屈。就像您说的那样,反正快要退休了,我也不怕得罪人了。张县长是土生土长的通山县人,从政以来,他从来没离开过通山县。他的关系网无孔不入,从县到乡,甚至是从乡到村,上上下下都有他的人,可以说,他只要是跺跺脚,通山县就得颤三颤。据说上次调整干部,市委想让他去太平区当书记他都不愿意走?要知道,区委书记官面上统称处级,实际级别要比县委书记还要高上半格,他为什么不想升迁?是他故土难离?我看未必吧?实话告诉您宋书记,我这个书记也就是个摆设,通山县真正的当家人是人家张县长!”

 宋远平总算是明白方井生为什么让着张全贵了。

 一个土生土长的县长,占据着地利人和的优势,只要他有想法,完全有能力架空书记。这种现象很可怕,一旦让他掌握了党政大权,就会有更多的领导干部依附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什么组织权、财政权,他一个人说了算,那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谢谢你方书记,你能实话实说,是需要点勇气的。张宝贵这种行为,已经渗透了各个职能部门,直接影响到组织权和行政权的公平公正,也和中央不准党员干部拉帮派、立山头的禁令背道而驰,看来,通山县要下大功夫整顿了!”

 方井生脸上一喜:

 “您真要整顿通山县?”

 “不光是通山县,其他区、县只要发现有这个苗头,都要整顿。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也是省委交待下的工作。目前来看,中仓县和你们通山县是重灾区,这需要一些时间,回去以后我就把这项工作提上日程,干部调整工作要做,干部作风也要抓!”

 张全贵挺着个大肚子晃晃悠悠的在不远徘徊,他不时向宋远平两个人瞄上一眼,眼神里全是戒备!

 “方书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再坚持一下,市委会把组织权限还给你的!”

 方井生重重点了点头!

 回去的路上,王德昌满脸的疑虑:

 “就这样放过他们了?”

 “打蛇要打七寸,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到时机成熟,有他们哭的时候!”

 “那,我们大傻张村的学校……

 “又着急了不是?我没忘了你们大傻张。三郎村的修路工程和建校工程只是个开始,将来全市十六个区、县,只要农村学校有危房的,都要重新翻修。村村通工程也一样,凡是不通公路的村庄,都要统筹安排铺设新的公路!”

 王德昌担忧道:

 “这么多的工程,钱从哪里来?”

 “村村通工程和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工程是国家的大事,也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你不是说省里拨付的资金是唐僧肉吗?村村通工程也是大同小异,总有人认为那是一大块肥肉,滋滋的冒油,你割一块,我割一块,吃的那个香啊?下一步,市纪委就要加大力度专门调查这两项资金的流向,谁吃的就让他吐出来,用于其他项目就让他追回来,追不回来就罢了他的官,真不行就让他进监狱,我就不信这路铺不了,学校建不成?”

 王德昌却并不乐观:

 “切开的西瓜吃到肚子里还能复原吗?难呐!”

 宋远平批评道:

 “工作嘛,不能死脑筋,更不能有畏难情绪,要灵活处理各种矛盾。比如中仓县的曹献森,他几十亿的资产都是怎么来的?他靠的是巧取豪夺,靠的是卑鄙无耻的手段侵吞了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既然这些财产都是国家和人民的,那就不能和他客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该收缴的资产就要收缴,然后从这些资产里补足修路和建校缺的这部分资金。当然了,这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总之,没条件就创造条件,有困难克服困难,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