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丧事(第2页)
宋远平的话让众人无地自容,特别是高承基,一张脸红的跟红布似的,都没地方放了。
吴秋生尴尬地说:
“宋书记,是我们错了,通过您的批评教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党性原则的重要性,我们一定会认真反思,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那您忙宋书记,我们就不打扰了!”
送走了吴秋生一行,宋远平深思熟虑后,干脆写了一张告示,告示上明确说明,除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外,谢绝一切来自各界人士的吊唁及礼金。
宋远平把这张告示贴到了院墙外的明显处,但好像没起什么作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院子里仍然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院子外面车流涌动,车满为患,这小小的村庄,因为宋远平老父亲的丧事,而变得热闹非凡,就像起了一个集市一样。
而宋远平也说到做到,亲自把那些政府官员及名流商贾拒之门外,连顿饭也不管。
金秋九月,一棵老树下,宋远平家的院子里一片素白,今天,是他父亲出殡的日子。
院子里搭起了白色的灵棚,棚顶的白布在微风中瑟瑟抖动。灵棚正中央摆放着一口漆黑的棺材,上面覆盖着一块红布,周围摆满了花圈,在雾气中显得格外肃穆。棺材前一张方桌上供奉着父亲的遗像,黑白照片里的老人面容和睦。遗像前香烟袅袅,几盏长明灯摇曳着微弱的火苗,似在努力驱散着沉重的哀伤。
宋远平身着白色孝服,腰间系着麻绳,跪在灵棚内。他肩膀微微抖动,哽咽着,默默流着眼泪,努力压抑内心的痛苦。
近亲们的哭声在寂静的村子里回荡,悲戚而又深沉。
姐姐哭得瘫倒在地,几近昏厥,纵然被亲人搀扶着,依旧泣不成声。
晨阳一想到再也见不到爷爷了,那稚嫩的、凄厉的哭声更是震人肺腑。
门口的唢呐班子,吹奏着低沉悲怆的曲调,那声音如泣如诉,穿透了冷雾飘向远方,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在诉说着逝者的一生,又像是在慰藉着生者的哀伤,整个村子似乎都沉浸在这份悲伤之中。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也显得有气无力,仿佛连动物都感受到了这份沉重的氛围。
丧事过后,宋远平提出,要把姐姐的小儿子带到省城读书。
姐姐和姐夫坚决不同意,姐姐皱着眉头说:
“你工作那么忙,家成去了只会拖累你,我不同意!”
宋远平一再坚持:
“反正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晨阳刚好缺个小伙伴,他们两个做个伴不正好嘛!”
周静雅也在一旁劝导:
“姐,你和姐夫在家里为老父亲付出太多了,你们能替远平行孝,远平照顾家成上学不也应该吗?省城教育条件优越,将来孩子有前途,就这样决定了!”
一旁的晨阳也紧紧拉着家成的小手不放:
“姑姑,你让家成跟我们去省城吧,我一个人太寂寞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行不行嘛?”
家成也用期盼的目光看着妈妈,生怕妈妈不同意。
姐姐有些犹豫了:
“这不是给你们添麻烦吗?”
“只能你们付出,别人就不能付出了?你要是不让家成跟我们去,远平会心里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