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第2页)
正是因为刘蔚一直宣传的是昌南瓷器,而不是刘氏瓷器,现在才轮到他们跟着吃肉喝汤了。
刘氏瓷器的顾客只认刘氏,但是昌南瓷器的顾客认的是昌南县整体的招牌。
“别把招牌给我砸了!”刘蔚又一次叮嘱道,他本来就是为了带着昌南县所有人一起过得更好。
“县令放心。”众人对刘蔚心服口服——这哪里是刘小县令,这是青天老爷,这是咱们昌南的父母官。
刘蔚安顿好这里之后,谢修文敲门进来请示道:“我看大人现在公务繁忙,就帮大人找了一些陶瓷匠人。
大人,你看看需要不需要这些匠人来昌南这边做工。”
刘蔚还在头疼师资问题和人员不够的问题,自然满口答应:“自然是要的。
谢兄能找来多少人,我就可以安置多少人。”
刘蔚真不是开玩笑,他确实现在希望谢修文找来的人越多越好。
现在订单多到按照现在的规模日夜赶工都需要赶工半年,更别提新的订单了。
谢修文道:“别急,现在是他们求着我们完成单子。可以每一户的订单都先发一套茶具,剩下的慢慢做。”
很多人下单就是为了追长安的潮流,现在青白瓷最火,他们就追青白瓷。
刘蔚还是个少年,总有些少年气在身上:“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够尽快完成这些订单。
如果我们一直这么拖下去,可能青白瓷就过气了。”
谢修文看着刘蔚道:“青白瓷这么优雅的瓷器怎么可能过气,你不要胡思乱想。”
刘蔚收敛自己的胡思乱想,强打精神道:“这段时间也辛苦谢兄了。”
谢修文听到这句话不知道为什么不太舒服,但他表面依然如常地笑道:“你也辛苦了。”
少年到底还是年岁小,看不出谢修文平静面具下淡淡的不悦。
“任务培养窑工500人,完成。
任务奖励图书馆陶瓷类书籍随机十册,已发放。”
刚刚那500名工匠已经完成了结业考试,正式入“昌南陶瓷专业人士”册。
谢修文很奇怪刘蔚到底从哪里来的这么多古古怪怪的念头,又是培训,又是入册。
随机十册陶瓷类书籍已经发放到了刘蔚的书房,刘蔚真的迫不及待要去看看自己抽到了哪十本书籍了。
“你不是跟圣人说要多盖后土娘娘的寺庙以弘扬圣人及后土娘娘的慈悲,这个事情大概什么时候开始?”谢修文问道。
从回昌南之后,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别说最苦最忙的刘蔚,连没那么忙的谢修文都差点把这个事情忘记了。
刘蔚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道:“这个事情肯定是要做的。”
许出去的愿望当时都要靠自己实现,刘蔚现在没有慌张,事情来了就慢慢解决,不用着急。
“主线任务:烧制五十座宗教小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