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试图收网(第2页)

 沈洛不动声色地将目光转向张铭吉。“今日之事,关系重大。你可以开始联系各方,安排他们的入场。今晚,所有计划将一一展开。” 

 张铭吉应声离去,然而在临走前,他停顿了一下,回头看了一眼沈洛那张平静如水的面容,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敬畏。这位年仅二十五的年轻人,已然掌控了整个上海滩的命运,而这一切,似乎是他早已预料好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宴会的帷幕缓缓拉开。顾俊的心情愈加沉重,他知道,今晚的酒宴,注定不再是往常那样的纸醉金迷。他与沈洛的对决,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商战,而是涉及到整个上海滩乃至未来的命运。 

 沈洛站起身,轻轻整理了一下衣领,目光深邃地扫过窗外的夜景。月光洒在青砖的地面上,映照出一道道长长的影子,仿佛预示着一场宿命的决斗。 

 这场游戏,已经没有回头路。沈洛的收网之计,正在无声无息地进行。而这一次,他必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随着夜幕的加深,宴会的气氛愈加紧张。沈洛的计划,终于进入了收尾阶段,而顾俊,依然未察觉到自己已经深陷其中。 

 《抗战黎明》的上映,像一股汹涌澎湃的浪潮,迅速席卷了整个上海滩。无论是绅士淑女,还是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纷纷涌入影院,争先恐后地想要亲眼目睹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银幕上,战士们浴血奋战,国土的山河被血与火染成赤红,而每一个镜头都似乎在宣告着民众的坚韧与不屈。影片的高潮处,一位年老的将军深深注视着远方,仿佛看见了抗日的胜利与光明。正如沈洛所设想的那样,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对时代最深沉的呐喊,是对侵略者的怒吼,是对整个民族决心与勇气的象征。 

 影片刚一放映,便迅速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文化名人、商界巨头、乃至政坛风云人物,也纷纷在各种公开场合表达了对《抗战黎明》的高度评价。沈洛站在上海滩这座商业与文化的风暴中心,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荣耀与责任。他知道,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胜利,也是整个电影行业,甚至是时代的胜利。 

 苏珈婉也在这场热潮中成为了焦点,她的美丽与优雅从银幕延展到现实生活中,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女神。她那种在银幕上不屈不挠的英勇姿态,不仅让她在民众心中赢得了深深的敬意,也为她在娱乐圈的地位奠定了无可撼动的基础。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无数的目光追随着她,赞美与羡慕交织成一片。 

 然而,沈洛并未因这份热烈的关注而停下脚步。他明白,只有真正掌握了文化与舆论的力量,才能为抗战赢得更大的支持,才能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于是,电影的背后,更多的布局与谋划悄然进行。每一场盛大的发布会,每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造型设计,每一份市场策略的调整,都凝聚了他对于未来的深远眼光与无声斗争。 

 电影放映后的几日,上海滩的每一座街角都有人在讨论《抗战黎明》中的情节、角色,甚至每一个镜头的拍摄手法。影评人们或是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或是从某些角度进行剖析,但无一例外,都称这部作品为“时代的经典”,有评论更是指出,沈洛凭借这部影片,成功将上海电影产业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